(车讯)探寻汽车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提五项建议
本篇文章2553字,读完约6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将出席今年的第十三次会议。基于行业实践和深入调查,王凤英今年的建议仍然以汽车行业为重点,并对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道路提出了五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
在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加剧、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王凤英着力发展小型电动汽车、发展氢能产业、中国汽车“走出去”、机动车智能检测、汽车消费信息整合升级,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高效发展。
这五条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发展小型电动汽车的建议”、“关于大力推进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能源和电力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加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建议”, 节约社会资源,实现汽车消费信息的整合与升级”,以及“关于在当前汽车社会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系统的建议”
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为导向
鼓励发展小型电动汽车
近年来,小型电动汽车的技术和质量不断提高。与大中型电动车相比,更经济环保,更符合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小城镇居民的短途出行需求和购买力。发展小型电动汽车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受行业政策、行业认知等因素影响,小型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在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寻找新的增长点,帮助整个产业保持稳定发展,从而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鉴于目前小型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是建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
二是制定面向降低能耗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第三,给予小型电动车税收优惠;
四、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管理,突出小型电动汽车优势。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指导
解决氢能产业链瓶颈问题
氢气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储存和运输。将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与燃料电池发电相结合,可以为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提供高效清洁的电能和热能,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能量载体作用。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氢能产业链,标准和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上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化,迫切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引导,解决整个氢能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一是政府引导增加对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的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推动产品国产化;二、鼓励和推广因地制宜的氢能示范和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大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三是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鼓励能源企业率先建立稳定、便捷、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四是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氢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管理规则的制定;5.制定国家顶级氢能规划,合理规划氢加气站,制定燃料电池汽车长期稳定发展政策。
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护送中国走向世界汽车强国
中国汽车“走出去”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需要,也是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国汽车“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格局,中国汽车“走出去”仍面临出口价格低、走出去模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金融服务瓶颈突出、合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走出中国汽车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很多问题,国家需要加大顶层设计层面的支持。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一是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推进汽车强国建设;二是引导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长点,加强出口企业管理;第三,建立汽车质量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品牌培育;四是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5.优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汽车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六、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护机制,保护中国汽车企业利益。
构建汽车消费信息大数据平台,利企利民
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告别了高速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成为新的产业标签。对于汽车消费来说,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集约利用信息工具,满足消费者对更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应用”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长板,结合汽车消费,将能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汽车识别为例,2016年12月,北京启动机动车保险(含交强险、商业险)电子保单试点。2020年3月1日,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已扩展至全国16个城市。可以看出,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实现纸质凭证所承载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实例支撑,符合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第一,开放电子流程,节约社会资源;二是搭建大数据平台,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包括政府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的进程,采取多证合一的形式,改变过去纸质证书众多的局面,用全面二维码或其他可识别的电子证书取代纸质证书。
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系统
促进汽车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4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到4.35亿人。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与空空气质量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对改进机动车检测管理、提高机动车检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计算机、大数据、车辆联网、遥感检测等技术发展迅速,为机动车智能检测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因此,我国不断推进机动车检验改革,推动了机动车检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和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机动车检测仍然面临着机动车检测供需矛盾、机动车检测落后于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汽车工业和汽车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建立国家级智能机动车检测系统。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一是完善《道路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检测要求,细化汽车检测标准和时间表;二是政策推动机动车检测技术向智能化、大数据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机动车检测效率;三、推进建立智能车辆检测系统,完善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解决车辆检测难的问题。
标题:(车讯)探寻汽车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提五项建议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