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大洗牌动真格 重组成趋势 汽车业进入解构与重构新阶段
本篇文章5054字,读完约13分钟
剪辑前:近日,平安银行内部一封题为《关于部分汽车企业产业链涉及现有客户风险调查的通知》的邮件在网上流传,称有媒体报道称,4家汽车企业将进入破产程序,并要求管理团队对现有客户进行风险调查。虽然平安银行在引起舆论强烈反应后称之为“例行风险管理行动”,参与其中的汽车公司也回应称没有破产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市场表现不佳甚至逐渐走向市场边缘的严峻挑战,汽车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重组即将到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协会”)的最新统计,今年9月份,虽然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和销售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下降幅度仍然很大。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甚至新能源汽车也连续三个月下滑。
“寒冬”成为汽车媒体最常提及的词汇,一些市场表现每况愈下的企业频频见诸报端,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比如平安银行发布内部文件,要求员工对4家汽车公司和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检查,控制风险。
目前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但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中国汽车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一致回答是,认清行业在当前发展环境下阶段性发展的任务,比唱衰行业发展更重要。“在转向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短期内必然会出现下滑。”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总裁董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衰退,但它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增长。通过这一轮调整,有利于一些集中的龙头企业和品牌的形成,为汽车行业新一轮的增长奠定基础。
■离被淘汰还有多远
在网上发布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据媒体报道:‘猎豹汽车、Zotye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将于年底进入破产程序,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产业链将累计坏账约500亿元。“请各管理团队对现有客户是否涉及上述汽车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风险调查。文末有联系电话和邮箱。
记者拨通联系电话后,平安银行给予回复:“平安银行相关部门会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和行业企业业务变化,对现有客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调查,这是一项常规的风险管理行动。”
消息出来不久,提到的四家车企纷纷回应。力帆就媒体报道正式发布澄清公告称:“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力帆汽车将在年底进入破产程序,经核实情况不属实。”;华泰汽车指出,网络曝光的相关信息是“恶意捏造、完全虚假的”;猎豹汽车销售总部党委书记、副部长田永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否认破产传闻;Zotye汽车甚至表示,对于捏造虚假信息并发布的行为,应保留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不是银行签发的官方文件."汽车行业知名证券分析师、中华全国汽车经销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会通过自己的大数据模型对客户企业的几项业务指标进行监控,一旦达到警戒线,就会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是正常的。
但是,虽然破产的传闻被汽车公司一一否认,但这些公司不一定会面临清算破产的最终命运,但上述汽车公司在市场上表现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力帆近日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1.78亿元,同比下降13.39%;净利润亏损9.47亿元,去年同期利润1.25亿元。事实上,在此次澄清破产传闻的公告中,力帆也坦言:“目前公司负债高,流动性压力大。根据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情况,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面临挑战。”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供应商告诉记者,力帆汽车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前景堪忧。
中捷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也不“好看”:报告期内,中捷汽车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下降50.83%;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195.37%;扣除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下降239.39%。
今年上半年猎豹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83万辆。今年8月,猎豹汽车内部会议的总结文件显示,针对生产经营严重亏损,会议采取了调薪、减负、降薪等措施。,才能生存,才能保证渡过难关。
最危险的是华泰汽车。10月9日,曙光股份宣布,中欧史圣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申请等待冻结公司大股东华泰汽车所持有的约1.34亿股股份。冻结开始日期为10月8日,冻结期为3年。华泰汽车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被执行人信用缺失50条以上记录企业名单”。
“这四家车企中,不排除企业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可能性。”曹禾认为:“到明年年底,至少有10家汽车公司将无法做到这一点。”
■更多“裸泳者”浮出水面
这是事实。当市场高增长的“浪潮”退去,越来越多的“裸泳”,不仅是少数自主品牌,还有那些正在没落的合资车企。另外,“尾巴”团队的市场表现从整车厂商到零部件供应商越来越差。
是的,销售额正在下降。据统计,神龙汽车今年9月新车销量1万辆,同比下降43%;1-9月累计销量9.1万辆,同比下降55.5%。自2015年实现销量71万辆以来,神龙汽车已陷入直线下滑,2018年年销量仅为25.5万辆。
是的,它名存实亡。近日,一汽李霞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测。今年前9个月预计亏损6.7亿~ 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损失约10亿元,将比去年同期减少27.21% ~ 33.20%。近日,一汽李霞宣布,与南京博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的天津博骏汽车有限公司将作为首个产品在天津基地投产。据一汽李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生产博骏,一汽李霞自有品牌君派已经停产,与之前的李霞品牌相比,一汽李霞并没有真正的自主产品。
是的,已经进入重组阶段。9月30日,原锂电池龙头企业建瑞沃能发布《陕西建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破产重组及股票暂停和终止上市风险的即时公告》,称法院已裁定受理债权人陕西凯瑞达实业有限公司的破产重组申请..如果重组失败,公司将被宣布破产,股票将被终止。
是的,它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去年6月,长河汽车在企业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原江西长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长河汽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宣布日本股东通过全体股东的友好协商,将所持有的长河铃木全部股份转让给江西长河汽车有限公司。9月4日,长安汽车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长安铃木的外资股,铃木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同年6月,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宣布菲亚特汽车退出中国市场。此后,中国生产的fca车型将不再推出除jeep品牌以外的任何fca车型,这是菲亚特第二次退出中国。
未来3 ~ 5年,汽车公司倒闭、合并、重组的消息可能每天都会出现,大部分落后品牌都会被淘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恒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的放缓导致竞争日益激烈,疲软的汽车公司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
■市场机制运行的正常现象
易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有近100个中国品牌在售,但2018年有近50个品牌的乘用车终端不到1万辆,近80个品牌的汽车不到10万辆,不到5个品牌的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现在是为品牌和产品而战的时候了,汽车公司肯定会经历一场最后的淘汰赛。”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告诉记者,这种残酷的竞争可能会持续数年,在此期间,如果一些品牌无法自救,它们将被淘汰,而那些在汽车市场“严冬”中幸存下来的品牌将成为最终赢家。
“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曹禾认为,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和消费者信心不足是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严峻,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尽管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发展,但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部分地区提前切换国家六大标准等不利因素,特别是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表现疲弱。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目前没有企稳回升迹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对消费持谨慎态度;其次,前期出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压力等因素的滞后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最后,提前实施国家六大排放标准,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消费促进政策的进一步预期,增强了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中国消费者一直有‘买高不买低’的心理。现在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冷,有很多消费者在拿钱看热闹。”曹贺说。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环境固然重要,但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决定其生存的更为关键的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史建华表示,当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时,个别企业或品牌的边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的企业品牌战略制定不当,有的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有的企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有的企业在成长之前别无选择只能“死”。这些情况都是企业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企业应该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拥有制定长期战略规划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史建华建议道。
■更加集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残酷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不仅是一些国内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一些跨国汽车公司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不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会长傅强调,经济低迷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一定是坏事。“没有规模化生产、技术和平台的支撑,太多的厂商只能造成产业过剩。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求汽车企业做大做强。”傅对说:
"重组已成为必然,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是一种趋势."安清恒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储备新技术。汽车行业正在走向集中化,可以将分散的行业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集中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国际汽车行业制定规则时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落后汽车公司的退出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一些落后产能经过几年的运营,不仅没有收入,还损害了相关资源的提供者(比如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支持,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等。)。”安庆恒直言,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也将减少投资浪费现象。
曹禾表示,本轮产业调整引发的洗牌,也将迫使汽车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形成全车领域几个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与国际汽车巨头同台竞争。更重要的是,强大的整车企业可以推动产业链中配套企业品牌的集体向上运动。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也面临着股票市场的竞争,依靠固有的关系很难更好地生存。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才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引领行业发展。
"从国际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集中是一种趋势."安庆恒认为,产业集中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共识,汽车产业集中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基于此,各方应集中力量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团结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资本应用和技术创新。
■增强信心,迎接新一轮增长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结构调整一般不会出现在高速增长时期。”董阳指出,国民经济的调整导致部分中低收入家庭收入下降,对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整个行业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中国品牌三大内生驱动力正在强劲增长。汽车行业要保持自信和决心,不断努力。“3000万辆汽车并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天花板,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空。”董阳坚定地说。
傅还指出,中国市场并没有经历拐点,而是一个平台调整期。“中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不会止步于3000万辆,而中国汽车市场的空厅大约是4000万辆。”傅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对中国汽车市场有信心。
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安庆恒建议,无论是大型汽车企业还是中小型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都应该是第一战略。与增量市场不同,股票市场依赖于高技术、高质量和低成本。只有创新才能解决问题。此外,外部环境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汽车行业的关税问题会影响企业的核心利润。企业要抓住时机搞自主创新,只有掌握了自己手中的关键技术,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保持利润,持续发展。
在行业层面,安庆恒认为,国家应鼓励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尽快结束100多家企业并存的局面,适度构筑政策壁垒,提高规模经济。一方面要加强汽车行业的准入管理,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设定准入条件,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它促进了一些不可持续的弱势企业的退出和适度集中的新市场结构的形成。
“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系列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是应对市场增长放缓、面对股票竞争的唯一途径。”曹鹤认为,经过这一轮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中国汽车工业将以更强的实力和前所未有的信心迎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朝着汽车强国的目标迈进。(卫诗)
标题:(车讯)大洗牌动真格 重组成趋势 汽车业进入解构与重构新阶段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