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莆田汽车 >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4 12:30:02 阅读:

本篇文章4754字,读完约12分钟

笼罩在下跌阴影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前/后止跌回升的压力。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显示,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协会”)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9月,国内汽车产销连续15个月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史建华在最近的一次汽车产销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今年国内汽车产销预计将同比至少下降5%。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同样处于衰落泥潭的自有品牌车营,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脱困翻身挑战。

1-9月,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8.5%。截至今年9月底,自有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在曾经独霸市场一路飙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有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天空。现在经历了产销量增长大幅下滑后,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为自有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上升做出巨大贡献的Suv产品,现在市场规模持续下滑;“申请破产”、减产、停产、裁员的谣言...自有品牌汽车公司的负面消息不断传来。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席卷中国汽车市场的“寒流”还会持续多久?“寒流”过后,“暖阳”还能重现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长大后,在这一轮突降、持续下滑中,将何去何从?

字降下来,月销量“减半”,独立乘用车销量“连续15年下滑”

持续下降何时结束?

据中国汽车协会最新统计,9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72.7万辆,同比下降9.8%。这是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连续第15个月同比下滑,自主品牌陷入这一轮下滑的困境,几乎与国内汽车产销持续下滑产生共鸣。

在销量同比持续下滑的15个月里,自有品牌乘用车阵营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过去15个月,自有品牌乘用车月销量达到98万辆(2018年12月),最低为52.3万辆(2019年2月),缺口超过45万辆,降幅接近50%。可见,在这一轮持续下滑中,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下滑。

与同比持续下滑不同的是,在同比持续下滑的15个月中,自有品牌乘用车呈现出“增、减”的趋势。事实上,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虽然销量继续同比下滑,但自有品牌乘用车月销量仍呈上升趋势。2019年,这种环比上涨趋势开始显现“动力不足”。自2019年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大幅下滑至50-60万辆后,今年4-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月销量徘徊在50-60万辆区间,除2019年3月升至80多万辆外。虽然2019年9月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攀升至70-80万辆区间,但销量同比下滑近10%的事实依然难以掩盖。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从销量同比下降来看,这15个月也呈现出惊人的差距。除了“一头一尾”(2018年7月,连续下滑第一个月,2019年9月,连续下滑第15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至个位数。其中,2019年5月,自有品牌乘用车月销量下降28.1%,为15个月来最高。此外,7个月的同比降幅在10%至20%之间,5个月的同比降幅在20%至30%之间。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本轮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下滑的时间和程度创下历史新高。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徐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自主品牌面临更大压力。的确,相对于更“成熟”的合资品牌,相对“不成熟”的自主品牌大多还是抗压能力较弱。

从接近50%到低于40%,谁是降低市场份额的“罪魁祸首”

虽然自今年下半年以来自有品牌乘用车产销下滑略有收窄,但并不代表自有品牌阵营市场“回暖”。

持续低迷的市场份额增加了自有品牌乘用车的破环难度系数。今年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降至36.2%,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点。截至今年9月,自有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连续18个月下滑。

在此之前,2016年和201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经历了划时代的辉煌,年销量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辆。2017年至2019年9月,自有品牌乘用车月度市场份额也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巨大差距。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17年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月市场份额攀升至48.8%,接近50%,带动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产销量普遍增长。2017年全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月度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在40%以上。到2018年,自有品牌乘用车月度市场份额开始波动。2018年8月,首次跌破40%,达到38.2%,9月份小幅升至39.1%。但2018年全年自有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跌破40%仍是“罕见”现象。除8月和9月外,其他月份市场份额仍在40%以上,其中2018年2月最高为47.4%。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2019年,自有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跌破40%。数据显示,2019年1-9月,1-3月自有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在40%以上,其余6个月市场份额不到40%。换句话说,自有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连续六个月保持在40%以下。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今年5月以来有缓慢而轻微的增长,但自有品牌乘用车的月市场份额何时能升至40%以上仍不得而知。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那么,到底是谁在拉低自有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呢?记者通过梳理近三年前九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主要子车型的市场份额变化,发现suv和mpv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

其中自有品牌乘用车占比最大的suv车型市场份额从2017年1-9月的最高点59.4%下降到2019年1-9月的52.2%,2019年前三季度自有品牌SUV的市场份额也处于过去三年同期的最低水平。三年内,自有品牌SUV市场份额下降6.1%。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mpv不能领先,但就市场份额而言,它一直是所有自主品牌车型中最高的。2017年前9个月,自有品牌mpv的市场份额达到83.6%,2019年前9个月,这一比例下降到74.7%,三年内下降率为8.9%,在自有品牌所有子车型的市场下降率中排名第一。

在汽车方面,虽然自主品牌汽车的整体市场份额不高,但在过去三年中,同期市场份额的下降相对较小,导致自主品牌汽车在过去三年前三个季度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在20%左右。其中,2017年前9个月,自有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为19.1%,2018年前9个月,这一比例上升至20.4%,也是近三年各细分行业自有品牌客车的前三个季度。唯一的市场份额上升了。在随后的2019年1月至9月,这一比例回落至19.7%,仍高于2017年前三个季度。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也就是说,在与合资品牌竞争更加激烈的汽车市场上,自有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持有固有的“江山”,而在之前优势相对明显的suv市场上,自有品牌被合资品牌的竞争产品所赶超,吞噬了一部分市场份额。随着消费升级,自有品牌mpv的市场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市场份额下降。从近三年1月至9月的市场表现来看,自有品牌SUV和MPV的市场份额累计跌幅已超过14%,足以引发整个自有品牌阵营的市场份额动荡。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衰落和上升,分化加剧强者,强者和弱者出局

前不久,四家车企“破产”的传言无一例外都落在了各自品牌的车企身上。虽然传闻中的企业已经发布官方声明否认谣言,但在这一事件背后,却反映了自有品牌汽车企业压力巨大的真相。

五年前的今天,自有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也经历了“12次连续下滑”;五年后的今天,阴霾再次笼罩。正在经历“销量连续15年下滑”、“份额连续18年下滑”甚至有可能继续下滑的自有品牌乘用车将何去何从?

五年来,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连续两轮下滑。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董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差异化加剧,强者和弱者都出局了,这是目前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下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上一次持续下滑与五年前新一轮下滑的本质区别。“与2014年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持续下滑不同,目前的下滑对弱势品牌和低端产品的影响更大。2014年整个自主品牌阵营表现普遍较差,差异化不明显。不过这一轮有跌有涨的情况,独立品牌阵营内部的两极分化已经很明显了。”董阳说。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事实上,虽然整个自有品牌车营都承受着整体销量和份额下滑的沉重压力,但尖锐的两极分化确实存在。而这种差异化似乎也给自主品牌的未来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正如徐海东所说,虽然市场份额也在下降,但这种下降的背景是不同的。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时期。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抗压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尽管整体下滑,但随着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一些自主品牌逆势崛起。

今年1-9月,吉利成为十大汽车销售公司中唯一的自有品牌汽车公司,排名第六;在suv市场,销量前十的企业中,自有品牌汽车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长城和吉利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长安排名第四,奇瑞排名第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九个月长城和奇瑞的SUV销量也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2.41万辆,同比增长7.01%;奇瑞创造了6.4%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前三个季度,红旗的销量也同比增长了223%...这些都是自有品牌乘用车持续下滑的负面信息中有价值的正能量。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前不久,长安汽车副总裁谭本红公开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转型升级,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未来估计50%的自主汽车品牌将不复存在。

一些边缘企业的产品确实面临着严重的“生死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销售业绩包括众泰、华泰、柴蔚(重庆)、四川野马、重庆双匹、力帆等。今年前三个季度表现不佳,导致他们的品牌和产品逐渐走向边缘。这些品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超过30%,有的甚至接近80%。原销量不大的弱势品牌,在本轮整体市场下滑中更是弱势。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甚至不到1万辆。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真正的调整是大浪淘沙,黄金减速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曙光和未来自主品牌汽车真的很难看到吗?当然不是。

对此,董阳认为,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下降也是合理的。"低速增长甚至分阶段衰退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他说:“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差异化更明显,标志着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在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过渡中,只有增长率下降,调整才真正有意义。在调整的过程中,‘你上上下下’,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大浪淘沙,沉金。尽管面临市场持续下滑的困境,许多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仍在寻求自身转型的突破。10月15日,集BAIC新能源和BAIC碳化硅博于一体的全新“北京”正式发布。这一整合不仅标志着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业务的全面转型和电气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无休无止的“冬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始主动出击,找到自己的“御寒”之路,展开“自救”。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虽然品牌升级一直被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视为前进方向,但在这种“寒流”中,整体市场的下滑和合资品牌的向下探索,无形中为自主品牌的高端向上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和障碍。一些专注于中高端路线,直接以合资品牌产品为基准的自有品牌车型,销量正在下降。虽然高端路线的成败,销量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但规模小意味着品牌力弱。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来说,前面的未来还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我们必须面对目前行业和市场的下滑,这是市场规则的变化,而不是行业处于巅峰,中国消费者不需要汽车。中国汽车市场在未来仍有空的空间和潜力。”董阳说。

世界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汽车工业与技术战略研究所所长赵福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短期销量下滑不应被用来否定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但客观来说,未来五年行业的动荡和市场的波动将成为常态,参与竞争的企业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国外品牌的两极分化都将加剧,这正是中国汽车行业成熟后的表现。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一场真正的实力之战。

(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就自有品牌车而言,翻身的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宝贵的。真正的大浪刚刚开始,谁来主宰大起大落?“命运”选择的“幸运”一定不是有“愚蠢的祝福”,而是有真正的力量。(王普)

标题:(车讯)市场份额“18连降” 自主品牌汽车还有翻身之机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