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李万里:促进汽车使用政策转变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
本篇文章1818字,读完约5分钟
23个部门发布的文件《关于促进消费扩大、质量提升、加快形成国内强劲市场的实施意见》涵盖了当前和长远。是落实总书记应对疫情的方案,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文件中有六个方面和十九项具体措施,其中直接涉及汽车的有两个方面和三项具体措施。它为空工业发展和国内市场前景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次经历有三个要点:
一是推动汽车从购买到运营的转变,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的转变。
在“消费者生态系统”部分,“(十三)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提出“从购买环节向运营环节转变”,“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区域适当提高汽车牌照限购”。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建设交通强国纲要》,国家决定形成“绕铁路”的大型交通运输体系。这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的运营和使用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未来1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必须制定“进”、“退”、“变”的战略。
“退出”:汽车的长途客货运输市场将退出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的体系。
“超前”:在新空房间的多式联运模式(铁水、公共铁路、公共水路、空陆路)中,汽车要努力成为无缝连接节点;加快完善机动车回收网络;推动机动车报废更新;重点是通过建设绿色公共交通设施来促进绿色消费。
“变化”: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比重的增加,智能的普及,造就了新的消费观念,有力地引导了私人市场的走向;制造业+服务业,共享出行,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减少导致的私家车需求导向的变化。
所以在运营使用环节,近期要实施“适当提高号牌限额”,长期要考虑中国汽车在运营使用环节的“进”、“退”、“变”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
第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的交通管理。
“消费网”部分,“(10)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说:“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对纯电动轻型卡车没有或少有限制”。
我猜目前“城市配送车”最典型的产品就是应用最广泛的快递电动车。专家估计北京会有10万辆,全国应该有100多万辆。这种车辆不仅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产物,也是城市机动车管理的新课题。从车速、载重等指标分析,这些车辆属于严重的“机动车”,但由于不符合城市机动车登记要求,在管理层面上始终处于“模糊地带”。管理部门担心,允许“快递”车辆“转正”将增加城市车辆牌照的数量,增加交通管理部门的压力。在管理层面,总是处于尴尬的境地。
“快递”车辆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被广泛使用。如果我们能够在“促进消费扩张、提升质量、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的过程中解决这种交通管制弊病,这将是加强城市治理、增强市场活力的创新举措。23个部门的文件明确规定,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城市快递等商用电动车的管理似乎有望取得进展。
第三,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消费生态系统”中,“(XI)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推进车联网部署应用”。我觉得这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亮点,是重点,也是长久之计。
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是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包括5g商业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要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性和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3月,政治局常委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为“铁公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中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据主要媒体报道,新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以科技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UHV、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
随着产业链新需求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物联网(iot)、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信息、通信与技术(ict)、人工智能(ai)、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将得到推动。我理解智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上述新基础设施建设极其重要的载体。这是汽车产业链实现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目标和国家两百多年奋斗的重要历史机遇。
标题:(车讯)李万里:促进汽车使用政策转变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