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莆田教育 > (文化)涵坝闸

(文化)涵坝闸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0 17:36:01 阅读:

本篇文章2356字,读完约6分钟

陈桥村

涵闸坝位于汉江陈桥村,是北洋平原最重要的泄洪工程,也是福建省较大的排水闸门之一。之所以在这里建水闸,是因为这里是发达的北洋水系的最低点,毗邻木兰溪河感潮河段,是北洋水系的最佳泄洪点。

沿着河堤从桥兜继续向上,经过峡江头,拐个大弯,就到了西丽村边上。江面豁然开朗,似乎又是一个水广三河的地方。在大堤另一边的河水深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建筑,在烟波中显得格外突兀。原来这座楼就是著名的涵闸。
水闸是专门负责水流进出口的设施。一个水利工程,如果没有与之相联系的水闸、沟渠等水利工程,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简单来说,如果水流的进出口管理不好,后果不是旱就是涝。这个科学道理,甚至很早的古代人都知道。最开始,木兰坡完工,在李红的倡议下,先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堤防、沟渠、水闸等建设工程。从皮州到河口,海峡两岸的堤防面对着复杂水情的潮汐带。因此,用堤防修建的水闸既要泄洪,又要防潮,所以建设标准自然更高。在古代,又大又重要的水闸叫陡门,当时很多地方还在用这个名字。大量的小水闸一般称为涵洞。建国后,小闸仍叫涵,大闸叫闸。根据1997年出版的《木兰北水利会志》,南北海洋平原共有水闸21座,涵洞277座。在众多涵闸中,涵坝涵闸的建设规模和效益一直位居前列。
涵闸位于汉江陈桥村,是北洋平原最重要的泄洪工程,也是福建省较大的排水闸门之一。之所以在这里建水闸,是因为这里是发达的北洋水系的最低点,毗邻木兰溪河感潮河段,是北洋水系的最佳泄洪点。涵闸坝建于1956年,长近80米,高近9米。它有15个门,每个门的宽度为3米,最大位移为每秒330立方米。形象地说,长连水闸比三层楼高。只要同时打开15孔水闸,眼睛每眨一次,就会排出330吨水。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水闸一个小时大约可以排出120万立方米的洪水。理论上,一个潮汐周期就可以将北洋水系1400万立方米的水全部排干,让纵横交错的北洋河沟见底,鱼虾无处可逃。涵闸建成后,基本解决了北洋水系的泄洪问题,保障了水系沿线7万多亩农田灌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涵坝水闸,人们习惯简称为涵坝。北洋水网的水几乎淹没了田埂。人们总是说,不要害怕,涵坝会被排干的!新来的一听,以为涵坝是长坝。但是到了宋代,这里真的有一个很长的滚石坝,叫三级泄。一旦暴雨来临,洪水就会流过大坝。相传明朝末年,五角村出现了一位云南巡抚。他妈妈觉得平时涉水过坝不方便,就把大坝拆掉,改成了堤防。从那时起,空的涵洞中就没有大坝,直到今天还有一个地名在使用。看来传说冤枉了巡抚的母亲,让巡抚白白背了黑锅。碾压坝与潮间带直接相连。虽然洪水来了可以跨坝泄洪,但是台风期和天文潮汐带来的高潮也可以跨坝泄洪,造成严重的盐潮泛滥,盐水造成的破坏肯定更惨烈。两害相权取其轻,必有所舍,所以我们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改之为堤防。当然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所以历史上,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每次洪水都淹没了北洋平原。自古以来,南、北大洋的防护堤上就有如此多的开口,以至于所有陡峭的闸门都被建造出来,而不是滚动的大坝。原因是他们面对的是特殊的潮汐带,这是必须的。如果修建碾压坝可行的话,南北大洋的防护堤上可能不会有几座陡峭的闸门,而是到处都是碾压坝。路堤下有数百个涵洞,水流不允许自由进出。每个涵洞都设有闸门或启闭阀,并配备专人管理和保护。可以猜测,祖先们把这些水闸称为陡门,至今还可以使用,只不过秦朝的时候叫水闸,可能是因为古唐音化石莆田话谐音,可以开也可以堵,就是陡门,脉络符合实际情况。大家只要一听就能理解,接受,传播。
涵闸建在涵滚坝旧址上。根据木兰北水利会的记载,水闸基础开挖时挖出了一排排粗大的松树树桩。在古代,在潮间带修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时,最常见的打地基方式是松桩、扔石头。通过在这样的河段挖出老松树桩,足以自然证明这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旧址。上世纪50年代修建水闸时,主体工程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石材。但是辅助保护工程还是部分采用了古老的打松扔石的方法,传承了几千年。比如为了消除涵洞坝门外的下游水流冲刷,在干砌的消力堰槛外钉了一系列松木树桩,抛填了大量石块。当时考虑到传承和成本,古法新用经受住了时间、洪水、潮汐的考验,水闸成功通过了半个世纪。
现在,这个水闸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三期工程竣工后,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水闸将被现有水闸所取代。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就像木兰河向东流一样,永远是每天汹涌澎湃。目前,母亲河可以说是迎来了穆兰北建设以来最好的几年。虽然还是坚持了李洪石的基本框架,但是各项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还雇了民船沿着北洋水道一直到汉坝水闸。从水闸内部看,它像一个巨大的大坝,静静地躺在水面上。水闸完全阻挡了潮汐段咸潮对内河的侵蚀。即使有台风和天文潮汐,咸潮也过不了水闸半步。真的是水闸外水闸内。大门内水面宽阔而平静,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清晰地映出荔枝林、垂柳和河两岸房屋的白墙红瓦。我们的船行驶在蓝天白云之间。偶尔会有白鹭从船边飞上来,落在远处的水面上。岸边一望无际的平地,是一片绿色的稻田,建筑之间可以看到一些突然隆起的石拱桥。透过石拱桥,我们还可以看到远处荔枝林环绕的村庄水闸中的乡村,太安静了。
木兰北和密密麻麻的河网,大大小小的城门,像涵闸前一样,营造出江南迷人的风景。事实上,木兰溪河两岸的南阳北洋河两岸遍布众多的水闸、陡闸、涵洞,有力地隔离了感潮断面主流的浑浊咸潮,从木兰北改道的清流在南北两大洋水系中依然可以畅通无阻。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登上一艘小船,花很多天。可以游过南北大洋600英里的水道,逐一参观南北大洋的船闸、陡门甚至涵洞,仔细欣赏烟霞缭绕的水道,岱山的淡淡阴影,刘依依的河畔人家,水阳小桥的斜影。慢慢品味郭沫若江南美景,水乡渔米。(阿姨)

标题:(文化)涵坝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