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上的莆商:德高义重张承璜
本篇文章1027字,读完约3分钟
我的身体被东西方的水隔开,我的爱国之心与他人同在。家乡的山川壮丽,家乡充满幸福。这是张的诗《我爱我的祖国》。他发自内心的愿望仍在人们心中回响。
张住在仙游县钟山镇月后村。1945年,21岁的张渡海登上台湾岛。第一,他在公职做了一小段时间,攒了钱,又用一点积蓄,苦心经营了一个小小的印刷厂,排版、印刷、投递、动手。然后,他成立出版社,分发教科书和小学参考书,到台湾的县、市、乡、村卖教科书,日夜收取货款。因为他省钱又努力,后来参加了建筑行业,从股份制变成了独资,然后多角经营。他投资酒店业、餐饮业、纺织业、租赁业、房地产业,努力了半个世纪。他成了台湾工商界的成功人士。
和台湾其他莆仙乡亲一样,他是最难割舍乡愁的。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思念家乡亲人的炽热感情,致力于家乡音乐育人、奖励教育、帮助学生等社会公益事业。自1987年以来,他向家乡的100多项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捐赠仙游县中山、酉阳、石仓、湘西、盖尾、莱甸等近10个乡镇的13所程英小学和4所黄成中学,捐赠中山中学和湖亭小学的图书、大门和墙壁,捐赠彩电和军用乐器。为了鼓励家乡的新一代学生勤奋学习,变得有才华,自1990年以来设立了一个教学奖,以帮助贫困学生。一批优秀的贫困生因为获奖,摆脱了困境,茁壮成长。数百名受助学生被清华、复旦等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支柱人才。不仅如此,他还向家乡的老年协会、敬老院、邢台诗社、卫生所捐赠实物和活动。他也热衷于牵线搭桥,引进台商到家乡投资,繁荣当地经济。他对家乡的公益事业给予了慷慨的支持,从未停止过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然而,他自己却成了节俭的习惯。他不喜欢山珍海味,但还是喜欢带着粥和咸菜回家。十五岁时,他在家乡翻山越岭,靠卖苦力过着贫苦的生活。每年在家都要煮豆腐丸子等家乡菜。每次出门或回家,他从来不坐头等舱或商务舱,而是坚持坐经济舱。几十年来,他勤奋、节俭、善良、乐于助人,多次捐款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他尽最大努力支持那些在台湾和他在mainland China的家乡知道或不知道的需要帮助的人,从不要求任何回报。
2008年2月4日,著名台湾同胞张在台北去世,享年84岁。张捐款促进学习和爱人民的感人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各级政府也高度赞扬。民政部授予德高一重铜质牌匾,福建省人民政府和莆田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夫妇福建省和莆田市荣誉市民称号,省、市政府授予乐金质牌匾和金质奖章。他还被省政府树立为促进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榜样。
标题:(文化)历史上的莆商:德高义重张承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小五哥的故事:贴联讨宴
下一篇:(文化)龙华何成“福建糖仓”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