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欧阳明高: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和发生机理
本篇文章919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10月7日-8日,第三届国际电池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高在世界大容量动力电池电弧试验中处于领先地位,阐明了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和发生机理,介绍了热失控和热蔓延控制的研究进展。
高说,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自生热起始温度t1、热失控起始温度t2、热失控最高温度t3。其中t2最关键。他揭示,通过对t2的探索,发现正极的氧释放、负极的锂析出和隔膜塌陷是形成t2的热失控的主要原因。
内部短路是热失控的主要原因,其可控复发是一个大问题。高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将记忆合金植入电池,并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记忆合金的尖角向上倾斜,从而引发热失控。据文献和团队研究,内部短路主要有四种类型,有的能立即引起热失控,有的进化缓慢,有的可能不危险,有的进化后会很危险,有的总是在缓慢变化,有的有从缓慢变化到突变的各种类型。通过内部短路检测算法和一系列工程方法,可以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力。
“存在热失控,但没有内部短路”。高说,正负极之间的物质交换会导致剧烈反应,这也将导致热失控。因此,基于数据库的材料改进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阴极材料的改进,另一种是电解液的改进。
“不仅是固体电解质,电解质添加剂、高浓度电解质、新型电解质也大有可为。”
锂的析出是影响电池生命周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析出的锂会直接与电解液剧烈反应,引起大量温升,可直接诱发热失控。在锂分析的研究中,高和他的团队通过简化的p2d模型推导出不含锂分析的充电曲线。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无锂充电的实时控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研究中,通过热失控蔓延试验了解热传导规律,然后通过参数化模型进行热蔓延抑制的精细设计。“仅仅绝缘电池是不够的,还要有散热设计。还有一些电池绝缘和散热是必须要一起做的。”高说道。
第三届国际电池安全大会由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主办,主题为“为电动汽车制造更安全的高比能量电池”。与会者讨论了电池热失控的机-电-热诱导和预防方法、电池热失控的机理和抑制方法、电池燃烧爆炸的特性和火灾安全、电池系统热失控的蔓延和热管理、电池析锂和快速充电的安全性以及固态电池的安全性。
标题:(车讯)欧阳明高: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和发生机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