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结婚、乔迁等喜事扎堆 春节随礼成务工人员一大困扰
本篇文章914字,读完约2分钟
春节是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快乐地庆祝新年。但是很多农村家庭因为过年时的重恩而分不清。
陕西省石泉县白桥村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吴俊德为《工人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春节他需要拜访6个亲戚,平均每人500元的礼物,3个熟人的孩子需要2500元左右的礼物才能结婚。此外,亲戚朋友的孩子去他们家拜年,给了压岁钱1000元左右。这样一来,过年人情的开销就超过6000元,相当于一个月在外打工的收入。
“农村的礼貌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除了自己的亲戚,大部分村子的人几乎都很熟,家家都要去参加红白喜事。”吴俊德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可以举办宴会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婚礼、葬礼、孩子满月、乔迁、生日等。很多人会在腊月末或者正月初给孩子安排结婚、乔迁之喜等喜事,方便收钱。
“过年的时候不放,只会发出去,没有收入。搞这么多名,其实就是找机会把出去的钱拿回来。”吴俊德说。
不仅在陕西,在安徽、湖南、河南等地,很多农村家庭也有难以偿还的个人账户。
“很多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开心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也越来越多。所以给钱的人不能太穷,送的少了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在外面混的差。”湖南省东部某村村民李强(化名)表示,虽然大家都觉得跟着仪式走的压力很大,但大部分人还是会随大流,不然就会被别人说闲话,在小地方“混不下去”。
“礼金越来越大,什么样的亲戚熟人该送更多的礼物,比过年本身更让人担心。”朱成(化名)是安徽省西部一个村庄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同一个村子里的人如果低于200元的话,就不会有喜事。如果是亲戚的喜事,得1000块开始。
吴俊德说,过年第三天,他一个朋友的女儿结婚了,想陪500块钱。结果在去吃饭的路上,他发现很多比他远的人都在陪600块钱,他只好加100块。
令一些村民担忧的是,随着礼数的增加,人情趋于越来越淡薄。“如果不给熟人送礼,很有可能以后就没有交流了。”吴俊德无奈的说道。
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避礼”现象,因为人事账户负担沉重。石泉县红星村的村民黄(音译)解释说,有两个农民工的家庭为了避免收到压岁钱,会选择不回家过年,他们会回家过春节、端午节或中秋节。(记者刘兵)
标题:(要闻)结婚、乔迁等喜事扎堆 春节随礼成务工人员一大困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