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儿童用药告别“靠掰靠猜”有多难?
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儿童专用药物的缺乏带来随机风险,即使只有1%的风险成为现实,对某个孩子、某个家庭来说,也意味着100%的悲剧。对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磨片,按照1/3到1/16的规格,用薄片画出相应的等份,用纸包好,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标明分包日期...据12月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为了应对长期存在的儿童用药问题,设立了专门的药品分包岗位,两名专职药师每天将药品分包到小剂量。
除了儿科医生短缺,儿童特效药的短缺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物制剂中,儿童专用药物只有60多种。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导致聋哑,而对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的损害难以统计。虽然医生总是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重来计算成人药物的剂量,并告诉父母注意什么,但一些常用的药物也是儿童禁用的,但在现实中,儿童用药的风险仍然难以避免。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将儿童用药转包给专职药师,强行这样做是一种愚蠢的方式。这种尴尬的背后是儿童特效药缺乏的残酷现实——使用人数少,剂量小,利润自然有限,药企不愿生产;招募研究对象和临床试验困难也是儿童特殊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客观障碍;此外,许多人缺乏儿童药物的安全意识,对“借用”成人药物的隐患重视不够。多年来,儿童特效药一直是“期待已久”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建设爱幼城市,更加关注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都有意识地向儿童倾斜。也有商家知道“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涌入儿童特供食品、用品、儿童教育等市场,生意兴隆。相比之下,作为儿童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儿童用药安全在现实中或多或少被忽视了。
儿童专用药物的缺乏带来随机风险,即使只有1%的风险成为现实,对某个孩子、某个家庭来说,也意味着100%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用药安全不应该丧失。对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缓解儿童用药“用药靠休息,剂量靠猜测”的尴尬,迫切需要进行深入改革。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大力支持和鼓励负责任的医药公司开发生产儿童药品,对开发生产儿童药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切实支持。同时,加快修订《药品管理法》,明确和规范儿童特殊药品的采购方式和临床使用规则。另一方面,医药公司和医疗机构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特殊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比如优先推广溶液剂、散剂、栓剂等新剂型,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对于一些疗效好、临床有必要的医院制剂,医院不妨与药监等部门合作,试行定点供应紧缺药品,以满足一定地区的使用和调配。
近年来,包括抗癌药物在内的一些新药和专利药物的医疗保险准入谈判取得成功,使公众看到了通过行政手段规范药品市场的可能性。在儿童特殊药物的改革中,也离不开职能部门的领导、规划和实施。要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充分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引入更多的硬措施和好方法。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结束儿童缺乏特效药的尴尬,让患病儿童能够理解并安全服药,应该不是奢侈品。
标题:(健康快讯)儿童用药告别“靠掰靠猜”有多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