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仙游“大鼓吹”
本篇文章959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杜威大倡导团队
春节过后,莆仙进入元宵节狂欢季节,一直持续到月底。到处都是锣鼓队,五颜六色的框架和仪式游行,民间活动非常活跃。尤其是“大宣传”。
据《仙游县志》记载,仙游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它“汇聚盛唐古歌精英,留衣羽余音,采宫教坊聚,采山村田歌”。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包括民歌、戏曲音乐、器乐等。其中著名的“大倡导”就是以打大唢呐、打大鼓命名的。乐器包括大鼓、大锣、大钹、二钹、小锣、钟锣和一对大唢呐。这对大唢呐,俗称“男女吹”,男吹八度更高,女吹八度更低,略复音。
据研究,古回音乐是中国汉音乐史上最古老的音乐类型之一。源于北宋,原为北方帝君乐。传入中原后与大曲结合,成为黄门古越。世世代代进入福建的中原移民,将中原音乐文化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小号音乐可分为“大小号”、“小小号”、“大棚小号”、“三教小号”等。最有特色的小号音乐是《七枝》,又名客板小号。相传宋朝一个诸侯王从南京带了一批小号手到福建。战争结束后,宫廷乐师遍布全国各地,直到蔡、传授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专家表示,演奏的音阶可以由10到100人演奏,以大唢呐和大鼓为主;大锣、小锣、大钹、中钹、小钹。40人以上演奏,可配中鼓、小鼓、中唢呐、小唢呐。大规模的宣传轨道可以由几个轨道组成。比如《农家乐悠悠》,人多气势高,多用于舞台表演。少于40人的大小号,没有中鼓、小鼓、中唢呐、小唢呐都可以演奏。还有“挂金牌”、“你的传奇”、“状元游”等等,与古代的欢迎仪式和军队凯旋归来的场景相吻合。
杜威古回音乐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历史悠久。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大唢呐为主声、中小唢呐为主声、鼓为指挥、锣鼓为伴奏、鼓为指挥、唢呐为主奏、锣鼓为震动节的主导音乐特色。打击乐的调式和板奏简单、不复杂、华丽,表现出简单、朴素之美,其演奏特点是粗犷、高音、气势高。据说杜威有221首古典鼓乐。迎宾送别等大场面的开场和结束,都要用大说教来演。民间音乐的表演是民间音乐的奇葩。
这种在兴化久闻的民间音乐的迷人魅力,在《中国民族器乐汇编》中被誉为:“闽中雅乐,古之余音。”据介绍,在中国音乐史上,杜威吹乐与陕北吹、鲁南吹、河北吹、苏南吹相比,具有丰富的传承历史的内容,是一种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错误返回)
标题:(文化)仙游“大鼓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仙游东极的三个“第一”
下一篇:(文化)九仙祈梦文化推前仙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