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复旦科学家揭示抑郁症与睡眠问题的脑调控机制
本篇文章683字,读完约2分钟
为什么抑郁症通常会伴随睡眠问题?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小组,从脑神经机制的层面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结果表明,外侧眶额皮层、楔状叶和背侧前额叶皮层共同构成了抑郁症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神经回路基础。这项研究有望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甚至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最近,该研究小组的相关论文《人脑功能连接性调节抑郁症与睡眠质量关系的机制》发表在顶级精神疾病杂志《美国医学协会精神病学杂志》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世界上有3亿多抑郁症患者。临床上7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问题组的抑郁或焦虑障碍风险明显高于睡眠正常组。据研究小组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在1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但其背后的大脑机制却长期未明。
通过整合国际双脑影像数据库——美国大脑连接组项目和英国生物银行(Bio-Bank),研究人员分析了近万名受试者的图像行为大数据,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的外侧眶额皮层(负性情绪相关脑功能区)、楔叶(自我相关脑功能区)和背侧前额叶皮层(短期记忆相关脑功能区)的信号同步性(功能连接)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这些神经回路在抑郁症得分较高的人群中也表现出明显较高的模式。正是这些同步调节了抑郁和睡眠之间的关系。
对此,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封建锋解释了一种可能性:这些脑区之间联系的增强,可能会导致这群人长期处于某种负面情绪中,进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找到与抑郁症和睡眠问题相关的大脑神经回路,意味着它将在临床层面为这两种心理问题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目标脑区。通过对这些脑区的特定刺激,抑郁症状和睡眠问题将同时得到改善。”封建锋说。
标题:(要闻)复旦科学家揭示抑郁症与睡眠问题的脑调控机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