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关村的创新基因 在南宁生根发芽
本篇文章1581字,读完约4分钟
进地铁站不需要买票,也不需要刷手机。通过“刷人”可以快速过门。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一个地铁道口大门格外显眼。体验者手里拿着背包经过大门时不需要停下来。步行室的大门自动打开,直接通过。
“不同于人脸识别中的‘刷脸’,我们最新一代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状态识别系统是‘刷人’。它结合了人体姿势特征和面部特征,乘客行走时无需停留,实现了‘无过门感’。”米富(广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黄子成说。目前,全状态识别系统已经在南宁地铁1号线佛子岭站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并开始应用。
2016年7月24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虽然相隔千里,但并不妨碍南宁与中关村携手同行。
该基地与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相连,承担着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创新种子、辐射创新资源、移植创新体系的使命。
另一方面,与南宁相连,区位优势突出,生态资源丰富。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联系的重要门户城市,它为中关村创新资源的转化找到了新的平台和新的出口。
中关村的专业团队自运营以来,被移植到南宁,南宁将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嫁接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让北京和广西在创新中合作,共同发展。“目前,基地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科技服务四大产业微集群。中关村的创新基因正在南宁生根发芽。”南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庚说。
量身定制的服务机器人、个性化的3d打印机、超轻动力冲浪板、最新的无人机……在南宁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引领未来的各种创新产品汇聚一堂。
这两年来,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已经深入南宁,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中心、示范中心、服务中心进军。
在创新示范基地,创新的种子茁壮成长。目前,基地已引进了47家重点工业企业和80家创新型企业,包括以色列的奈安达吉、微软、空圣耀航、东软等。累计创新课题127项,获得知识产权和专利376项。
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广西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市场部经理陈感慨万千:“我刚来的时候,智能农业服务产品只是一个想法。今天,我们已经成功地为全国28个省市的1000多个园区提供了农业监测、农业可追溯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服务。”
在创新示范基地,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入驻基地的企业不断壮大,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基地企业创新的影响下,2017年南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58%和16.70%。
目视检查、弯曲、锯切...在南南铝业有限公司冰箱门把手智能生产线上,机械手运行有序,普通铝型材不到30秒就变成了冰箱门把手。广西明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对南南铝老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创新示范基地,带动溢出效应突出。基地与以色列、德国等18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使用这个系统,你可以轻松管理一万亩农场."拿起手机,轻触按钮。广西捷嘉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示范。杰加润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凭借基础平台和技术优势,为老挝、柬埔寨和尼日利亚的客户提供服务,总面积达8万亩。
“小基地在新时代成就了大事。目前,中关村在天津滨海新区、宁夏银川等创新示范基地按照南宁模式运作。”南宁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朝文说。
今年4月26日,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为继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之后,北京中关村打造的第三个重点科技园区。
“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在中关村运营模式的创新中扩大并扎根,聚集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力量,力争到2030年成为东盟的技术门户,广西的信息产业高地,南宁的智慧工业园。”李庚说。
播种,收获未来。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就像“合适的种子”,正在迅速融合、高效融合、开花结果。(记者蒋东洲、刘伟、崔爽)
标题:(要闻)中关村的创新基因 在南宁生根发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要闻)坚守科学研究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