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要闻)AI学习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要闻)AI学习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5 16:36:01 阅读:

本篇文章1374字,读完约3分钟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家长的关注。近日,“人工智能实验教材”的一组图片在网上流传,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除了上述教材,国内第一套覆盖小学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也于近日在上海亮相,数百所中小学将推出这套教材作为课程教材。网上曝光的另一套人工智能教材让网友大为惊讶,其中有专为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课程。据了解,教材涵盖了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各个年龄段,这套教材被称为“k12全系列第一套”,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共33门课程。

(要闻)AI学习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真的有必要从娃娃身上学习人工智能吗?孩子能学到什么?《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专家。

父母不用催东西

keep首席科学家秦增昌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也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专家。至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学习人工智能,他直言不讳地说,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必从娃娃开始。

秦增昌说,人工智能教育靠的是学习使用人工智能产品,还是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要想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如何产生人工智能,至少要懂微积分,这是小学生学不会的,更何况是幼儿园小朋友。就大学的学科设置而言,连人工智能专业也只涉及本科三四年级的人工智能课程,以前是研究生学习研究人工智能。掌握人工智能需要知识的积累,这是中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的。所以,家长不用急着学人工智能。

(要闻)AI学习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对于最近火热的少儿编程学习,秦增昌表示:“不建议小学生上学。小学下半学期,他们可以学得简单。”他说编程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思维方式。编程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模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编程思维能力。但是孩子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更好的学习编程,所以四五年级以后更适合孩子学习。

“基本上,要想学人工智能,还是要先学数学。”秦增昌说,数学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真正学东西,不要把四年级交给二年级,要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传授相应的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带路。

不要跟风人工智能学习

“人工智能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没必要盲目跟风孩子教育。”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智能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时宇说,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和开发模拟、扩展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新技术科学。就研究而言,它是一个广阔的方向,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

据时宇介绍,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本科学习都是基础训练,需要学习计算机编程等知识。经常是研究生之后做的。数学、计算机、生物医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能从事人工智能研究,而要从事这项工作,至少要掌握高等数学。所以大部分青少年在中小学是无法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

“如果是为了普及人工智能,让孩子有基本的认知,培养兴趣是可以的,但是不需要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时宇说,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人工智能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学、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科学研究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时宇也希望家长不要被人工智能热误导,认为现在人工智能人才稀缺,学习相关专业可以找到高薪工作。如果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不同的工作,相关领域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工资高,但还是有很多低层次的工作,比如数据采集、标签等,月薪只有三四千元。尤其是高考不要给孩子选专业。他在工作中已经遇到过一些对人工智能不感兴趣的同学,但是因为父母要求学习,对孩子和工作都不好。(记者李岩)

标题:(要闻)AI学习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