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重磅!国家肿瘤、心血管病等诊疗情况发布
本篇文章4019字,读完约10分钟
最近,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何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李、国家心血管中心副主任郑哲分别发布了我国癌症诊疗、消化内镜质量、心血管疾病等相关信息。
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
2014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80.4万例,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22%,发病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死亡人数约229.6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加强。国家癌症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努力提高癌症规范化诊疗水平,构建国家、省、市癌症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积极推进省、市癌症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28个省级质控中心,市级质控中心也在陆续建立。各中心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国家癌症大数据平台正在建设中,该平台已连接14家省级癌症医院,收集了150多万例癌症住院患者的诊疗数据,将使癌症质量控制工作更加准确。
随着癌症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创新医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胸腔镜、机器人等微创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提高了疗效。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和照射的准确性,鼻咽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生存率提高了5-10%左右。
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和药物浓度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促进了临床准确用药,有效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应用也显著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效果。
基层医院逐步承担起常见肿瘤的诊治工作,提高诊治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癌症医学协会和专家联盟建设,推动关键防控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帮助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专科。通过直接派遣专家开展专科门诊和多学科诊疗机制,为患者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基层肿瘤的诊疗能力。
癌症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574个癌症登记监测点,覆盖4.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1.5%,定期发布全国癌症登记年报。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高,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由10年前的30.9%提高到40.5%,其中增幅较显著的是:子宫体癌,由55.1%提高到72.8%;甲状腺癌从67.5%上升到84.3%;宫颈癌从45.4%上升到59.8%;骨肿瘤从17.1%上升到26.5%;食管癌从20.9%上升到30.3%,部分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如食道癌在美国同期只有20%。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淋巴瘤占所有儿童肿瘤的66.2%,我国儿童恶性肿瘤总体五年生存率约为72%,略低于美国的78%。其中70.5%的白血病和69.9%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接近美国74%和72%的水平。
虽然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提高了/0/。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癌症质量控制中心将继续加强癌症质量控制和规范化诊疗,推进癌症分级诊疗体系实施,推进癌症治疗新技术应用,加快新药研发,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癌症诊疗水平。
我国消化内镜诊疗数量居世界首位
消化内镜已经成为胃肠疾病和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临床工具,受到广大患者或临床工作人员的欢迎。
虽然我国消化内镜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国家非常重视该部门的工作。从一开始,消化内镜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就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对医用消化内镜投入巨资,消化内镜也进入快车道。我们常说消化内镜技术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几年前,我们达到了平行运行的阶段。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消化内镜在治疗和研发方面都达到了领先地位。
从2012年至今,我们对中国的消化内镜进行了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消化内镜检查的速度和质量。2015年,全国有6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内镜检查,全国有近3万名消化内镜医生可以做内镜检查。同时,近2万名护士负责内镜的部分护理工作,每年完成消化内镜检查近3000万例。诊治人数世界第一,治疗人数众多。
我国的消化内镜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复杂的操作来看,都有一定的风险。初期我国消化内镜比较匮乏,没有培训体系,普及率也不太高。也有一定的漏诊率,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很多患者告诉我,我特别害怕做内窥镜检查,对内窥镜检查的安全性有些恐惧,害怕交叉感染。为此,近几年来,在卫生部的领导下,消化内镜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振兴,实施了一系列加强检控、狠抓落实的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消化内镜技术管理规定,为提高我国消化内镜诊疗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应该说消化内镜的管理标准进一步细化,实现了我国消化内镜质量监控的全过程。
二是建立全国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体系,为消化内镜质量控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国内消化内镜的质量工作,当初靠的是协会或学会。2015年组织成立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专家组,2017年成立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同时,指示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不同级别的质量控制中心。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有相关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搭建消化内镜质量控制大数据网络平台,初步实现诊疗分级实施。
三是开展系统调查,为提高我国消化内镜质量提供实践监督依据。自2016年起,国家消化质量控制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全国消化内镜质量控制调查,并进行实时抽样调查。对新机制形成了5份调研报告,制定了12项行业指南和规范,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消化内镜质量控制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省级和市级质量控制中心进行了200多次质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标准和指南已得到充分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消化内镜质量控制监管已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消化内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等消化内镜难以操作的检查。目前我国的成功率已经达到95%,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持平,消化内镜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2016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因为ercp检查中发生了超级细菌感染,导致5人死亡。作为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我很担心。我在全国5个省市近100家医院进行过飞行检查,无一例失败。
以前我们的医疗器械基本靠进口。近年来,我国消化内镜设备的自主研发逐渐增多,尤其是遥控胶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得到了Xi总书记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可用于无痛胃肠检查。
消化内镜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还要更加努力。接下来要加强这几个方面。第一,内窥镜技术要深入基层,多关注基层,重心下移,前进。此外,还要继续加强规范化培训,尤其是肿瘤的筛查。必须结合筛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早期诊断能力。
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数量已经达到2.9亿
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上升率都在上升。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已达2.9亿。心血管手术是冠心病和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血管外科的整体队伍不断壮大,能够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心血管外科队伍达到484个,到2016年达到723个,几乎翻了一番,医疗的可及性明显提高,诊疗质量也有所提高。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大的疾病,占30%以上。近年来,我们诊断和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能力明显提高。其中一种手术叫双根开关手术,是我国发明的,国际公认的,列入美国医生继续教育课程。
搭桥手术也是治疗冠心病非常重要的手术方法。有数据显示,搭桥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住院天数缩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最近发表在国际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美国的相同医院相比,我们的医院与美国的医院具有相同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要不要去国外做个手术,其实不用,在国内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比如,随着我国器官捐献水平的提高,心脏移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完成了442例心脏移植。特别是我们的生存率,比如早期手术生存率,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10到15个百分点。
另外,刚才郭局提到的人工心脏是心血管领域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方面。以前完全由欧美进行,我国基本没有人工心脏可用。最近,我们独立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心脏用于临床。昨天,在焦点访谈中,一名患者在一年前获救并接受治疗。现在他可以自己开车,生活的很好。这反映了我们的进步。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如结合外科技术和介入技术,我们称之为杂交技术。以前被认为是非常危急的病人,通过相对较小的创伤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一般来说,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属于“跟着跑”,因为更多的时候是很多医生出国学习,回来发展一些技术。到现在,我们在一些技术上已经从并行走向领先,可以说有些技术已经超过了国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我们以前出国留学,现在实际上接受了大量的国外博士来中国留学,包括欧美一些国家的博士。以前我们以为那些国家水平很高,现在他们来我们这边学习。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可及性是越来越大的,但是在同质性方面,虽然一些大医院水平很高,但是一些中小医院与他们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国家的质量控制工作。2017年,国家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心血管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这项工作将进一步与省级质量控制中心联合,建设国家省级医院三级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国家信息质量控制平台。同时,我们建立了科学、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开展了全国心血管专业质量控制工作,努力提高整个专业特别是心血管外科诊疗的同质化程度。
未来,心血管外科将继续以质量和创新为目标,加快新技术的创新和转化,为我国心血管外科患者提供最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标题:(健康快讯)重磅!国家肿瘤、心血管病等诊疗情况发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