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官当如潘渭春
本篇文章1523字,读完约4分钟
祠堂
进士牌匾
潘伟春墓
旗杆石
隆冬时节,我们在仙游东极莆仙交界处的木兰溪发现了潘“仙柱”石刻。此后,我们根据地图在胶尾镇找到了刻工潘的故居,并从潘的人口中得知潘是潘伟春的侄儿。今年初夏,颜密邀请我和王明森的朋友去焦伟镇看潘伟春的脚印,有幸参观了潘伟春的政府和叔叔的墓。
为什么说潘伟春是“老实史一代”?答案就在郊区城镇的编年史里。据编年史记载,潘伟春(1796 -1868)生于香田里三十里(今焦尾镇长安村),字玉德,号黄埔。年轻时,他进入付雪,被授予国子监的职位。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授予东河知府称号,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授予进士称号,授予直隶总督、铜仁知府、贵州付雪教授、漳州付雪礼拜堂等称号。
潘伟春“生活清廉,外严内严,不避权谋,不受私人贿赂,除了养诚,什么都不拿”。他待人接物,善解人意,善于推理,深得边民信任。边境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她随母亲回到家乡。她母亲去世后,家里的财富被小偷抢走,她不得不带家人去外地生活。夷人平定盗贼后,以卫春为仙游县(今仙游一中)进士院主。同治三年(1864年),潘伟春任漳州付雪教授,兼主管左堂书院丹芝书院。当时漳州发生暴乱,州府和房屋被毁。潘伟春率先倡导恢复付雪明伦殿,使付雪和政府机关得以恢复。同治七年(1868年)五月,潘伟春病逝,(道光二十四年岷县人孙)为其撰写墓志铭。
潘伟春生前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是潘,文采艳丽,精通书法;另一位是清代仙游著名诗人刘(1824 ~ 1881),与潘系的同学交游甚好,两人都是潘伟春的老师。刘张甜,张寿人,仙溪人,号瓜青,田翔利奥厝(今焦伟县胡寨村)人。他年轻的时候很聪明。五岁时,他被送到羊寨的百越亭书院,在那里接受杨承恩的教导。之后他去奎山寺苦读。咸丰九年(1859年)为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为第一任状元。刘是个官员,为乡亲们做了很多好事。他主张百姓开山种果,挖井开渠,筑洪抗旱,走到惠安峰尽头,带领百姓开垦土地;请清廷对仙游减税。他写了许多卷诗,死于光绪七年(1881年)。有一首诗《泛舟上海》:
在没有斗酒和双橙的情况下,2月3日嘉宾演唱。
带着春潮,带着杏花看江南。
据说l986年我在仙游一中读书的时候,在“傅读书处”有一个碑文,碑文是“”,证实了潘伟春确实是进士院的主人。
长安村第一座潘伟春公馆位于村尾。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它有一个民用结构,有一个中门,一个斜门,一个正厅,一个天井,一个下厅和六套厢房,占地800多平方米。前面还有两根旗杆和石夹。潘伟春从小在三石丘自然村长大。这座老房子具有强烈的明代建筑风格。它是一座普通的住宅,有中门、天井、正厅、下厅和厢房,占地310平方米。上堂挂着一个进士牌匾,前面有一根旗杆和一个石夹。它被古老的榕树遮蔽,房子后面有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一天,我们也来到长安村的后面找潘伟春的墓地,费了好大的劲才在一片芦苇丛中找到他师父的安息地。我看到墓地保存的很完整,可惜被大面积的野草包围着。我们小心翼翼地用猫围着我们的腰分开芦苇。突然,一群黄蜂从草丛里飞出来,在我们头顶盘旋。他们不停地哼着歌。一开始我们还有点害怕,但我以为潘大师生前是当官的。他死后,日夜和这些黄蜂呆在一起。我们来拜访潘大师。他从来不敢伤害我们。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拍照和临摹,并向潘大师深深鞠躬,脸上露出喜悦之色。潘伟春墓碑全文复制如下:
“先将进士赐与贵州鄞江知县黄普潘先生,续赠七品儒陈、善市贵州副将何如”。
古今会在哪里?荒地上一堆草不见了。说了这么多,我始终相信,潘伟春的名声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他高尚的节操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公仆们努力去死。(游新华颜钰文/地图)
标题:(文化)为官当如潘渭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郑露三兄弟本是唐朝人
下一篇:(文化)菜溪乡古迹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