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5年来万余批进口食品被检不合格 “洋”食品也要严管
本篇文章1925字,读完约5分钟
辽宁沈阳某超市进口食品区。
日前,黑龙江省绥芬河检验检疫局销毁了2000多升从俄罗斯进口的不合格饮料。这些饮料被发现是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禁用添加剂——合成色素酸性红。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人的“心脏病”,许多消费者转向信任和青睐“外国”食品。然而,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复暴露表明,“外国”食品也不安全。事实上,进口食品的安全在中国从未被“免检”,并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如果不符合中国“国标”,那就赢!
上个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158批不合格食品和化妆品名单,许多“外国食品”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拒绝。
清单显示,一家巴西公司出口中国的两批冷冻浓缩橙汁中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这些产品达到145.8吨。日本“生命之门”的十批不同口味的饮料也因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不合格标签而被依法销毁。俄罗斯一批400公斤爱斯基摩品牌“美味”牛奶冰淇淋被发现大肠菌群超标。一批来自美国的欧洲水果填充酸奶在冰淇淋粉中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此外,26批不合格冷冻产品被依法销毁。其中,三批巴西冷冻鸡翅被发现与装运证明不符,一批巴西冷冻鸡翅被发现不合格;来自荷兰的冻带骨猪肉的商品证明不符;智利鸡胸皮标签失败。
事实上,不仅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公布进口食品的此类名单,近年来各地也检测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美国可口可乐饮料、马来西亚糖果、澳大利亚消毒牛奶等海外产品已被列入中国质检部门“黑名单”,产品已被退回或销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此前发布的《十二五期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中国相关部门共检测出12828批次、6.8万吨不合格进口食品。这些食品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都不符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质量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
“与本地食品相比,跨境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食品原料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和储存的各个方面都超越了国界。”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首席专家、总工程师陈颖研究员表示,这些进口食品的生物种质、品质特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布等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给跨境食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检查导入的三个环节!
“进口食品在消费者中一直享有良好的声誉。但是,进口食品并不是安全的代名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义认为,应该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敦促向中国出口的海外食品公司遵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针对进出口食品行业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韩毅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建立涵盖“进口前、进口中、进口后”三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未来检验部门将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密切合作,在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等产品注册备案制度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韩怡说道。
同样重要的是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心,并加强对进口食品安全性的研究。近日,陈颖主持的“跨境食品质量与质量控制数据库建设及创新集成开发”重点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2600万元。她的团队包括国内许多质量检测系统的专家和相关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开发进口食品潜在和新的化学物质、生物危害和有害代谢物的识别技术,并建立代谢物残留数据库、符号特征数据库和进口食品微生物监测和追溯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技术创新使进口食品更加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破解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掌握国际粮食贸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陈英说。
购买进口食品需要“三观”
看中文标签。《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当标注中文,标明食品产地和国内代理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请不要购买外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
看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部门对口岸检验的每一批进口食品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书》,这是进口食品进入流通市场的“通行证”,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要证书。没有此证请不要购买国外生产的食品。
看产品检验检疫准入。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肉类、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奶粉)、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性食品、中草药等进口食品的生产国(地区)实行评价考核制度,对生产企业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符合要求的国家或地区对华出口食品目录评估审核”信息系统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请不要购买未经国家(地区)承认或注册的企业的相关食品。
另外,消费者可以咨询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检验检疫部门,电话号码为当地区号+12365。
标题:(教育)5年来万余批进口食品被检不合格 “洋”食品也要严管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