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9 22:24:02 阅读:

本篇文章2852字,读完约7分钟

江口沉银钩

1646年

据当地县志记载,1646年,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张沿闽江南迁,遭伏击,战败船沉没。数百年来,当地一直有许多传说,说有1000艘金银财宝沉在河底。有一首歌谣说:“石牛有十五万银元做石鼓。有人知道怎么破,买成都府。”但由于没有官方记载,关于江口是否有沉银现象,沉银地点在哪里,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

2010年

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吴说,早在2005年,当地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时,在岷江挖出了7块银锭,经鉴定为明代银锭,属于国家级珍贵文物。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口申银遗址”。

2015年4月25日

2015年4月25日,由眉山市212名警察组成的抓捕行动小组对云南、四川6个盗猎团伙骨干进行同步抓捕。与此同时,专案组民警转移到10多个省市,追回涉案文物1000多件,其中包括100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宝级文物“胡牛永昌元帅金印”。

2017年1月5日

1月5日,彭山河口沉银开挖工程正式启动,截至3月15日,开挖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2017年3月20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月20日表示,彭山河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出土文物1万余件,印证了“张河口沉银”的传说。

从落草到油菜花,彭山江口镇岷江两岸又经历了一个春夏。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河上建了一个围堰,露出了河床。流传数百年的张沉银的传说终于尘埃落定。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眉山市彭山区召开“江口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发布会,确定江口遗址为张的遗址。

战刀斑驳,银锭依旧闪亮。彭山河口申银遗址经过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数万件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说,经过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现场制作了一万多件文物。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批水文物中,除了西王赏币、金币、银币、大顺鲍彤铜币、金书、银书、银锭、戒指、耳环、发夹等金银首饰外,还首次出现了铁刀、铁剑、铁矛、铁箭等兵器。这些出土文物也将开启明清学术研究的新篇章,是明史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内水围堰考古的创新。成都商报记者肖小槐姜琳摄影记者秦王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这个数字太大了

数万件文物的证据

传说,370岁的“张江口沉银”是真的

岷江滚滚而去,却从未带走河口流传的谜题。今年1月,在河中筑起一道屏障,在河中“劈”出一块土地。水泵日夜轰鸣,使考古“触角”延伸到河底。

2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文物考古单位从闽江围堰抽水,将开挖环境由水下变为陆地。考古学家从“陆地”往下挖掘约5米,露出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坚硬河床。起伏的棕红色河床看上去就像一场静止的“愤怒的风暴”,文物散落在“波浪”槽内的鹅卵石和河沙之间,文物堆积层厚约2米。

在考古发掘中,金属探测、磁法、电法、探地雷达也不同于以往的考古发掘。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与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建联合研究团队,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利用物探技术和信息技术“看透”河水和砂岩层下的河床基岩,逐步揭开沉睡370多年的河底“秘密”。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河底发掘出一万多件文物,发掘现场附近的彭山崖墓博物馆展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一把残刀,锈迹斑斑,夹杂着鹅卵石;一个矛头也能识别明末的兵器形制;六块银锭,拳头大小,鸡蛋大小的金锭有光泽。在出土的银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册封”、“郡王”等字样。

据考古专家介绍,出土文物主要有五大类:掠夺明朝诸侯王的财政、州县政府的国库、民间的金银财宝、张自己铸造的钱币、用于作战的兵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彭山河口申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负责人周春水表示,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出土文物大多是被人民掠夺的珍宝。在展出的文物中,记者还注意到金耳环、发夹、金戒指和手镯占了大多数。周春水也认为,这是张钟弦掠夺四川人民最直接的证据。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据文献记载,张一直在长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区作战,没有特别稳定的经济来源。只有一路上掠夺富人,才能维持军需的运转。从目前发现的文物来看,这种情况大概是真的。这些文物能证明“张屠四川”吗?一直以来,有专家认为,张对四川人的屠杀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饥荒。随着更多的文物出土,这段历史会逐渐清晰。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高级

金书出自蜀宫

木质鞘中闪闪发光的银锭反射着贵金属的光

在众多的文物中,木制的剑鞘最为震撼,这些流传于各种文献记载中的银锭“保险箱”,最终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给人们。《龟书·龟鉴》载三年:“居民在江口时,以木鞘获金银”。清朝顺治十一年,另一个渔夫在河口被送了一个银鞘,鞘被割下来当喂食工具。

3月16日下午,考古队终于在发掘区最北端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木鞘。木质鞘的腐烂端显示出一个闪闪发光的银锭,它仍然反射着贵金属的光。在考古发掘现场附近的工作站,记者看到了一些出水的文物,各种金银物件和钱币上的文字大多清晰可辨,各种金银首饰上的图案依然精致。这让经历过很多战斗,经历过很多事情的考古学家感慨地说:“那太震撼了!”

(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彭山河口申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负责人刘阎志介绍说,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将一块木头切成两半,中间的空凿入银锭,然后将两块木头合上并用铁丝固定。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它成了转移财产的交通工具。

这些木质鞘能装多少银锭?据史书记载,“收一万多两,分作五鞘”。因此,有学者推断,每鞘含银2000两,计为50两一锭,一鞘含银40锭。也可以推测,张宝船上的每个木桶里装的银木鞘至少有一米长。

当然,在众多的文物中,四本金银书最为抢眼,直接印证了当年张抢蜀的事实,一些龙饰品也证明了这些物品的规格,是一些皇室可以使用的贵重物品。刘知言说,其中金银本属于明朝皇室。如果是儿孙之书,王者之王用金书;如果册封郡王,藩王用银书。宫中这些金属也说明了明朝一套分封制。

重大意义

确定江口遗址为张沉银之地

证实了岷江上的“遭遇战”

张沉银一直是个谜。据史料记载,张(1606 ~ 1647),陕西延安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与李自成齐名。1644年,他带领部突破成都,建立了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沿闽江南迁,遭到明朝的伏击。失败的船沉了,大量的财产沉在了河底。

江口申银遗址偶尔发现一些唐宋时期的钱币文物。然而,明末清初的戒指、耳环、发夹等金银首饰,铁刀、剑、矛、镞等兵器,尤其是西王奖币和大顺鲍彤铜币,成为了河底的“主流”。

这些密集的文物使考古学家确信这就是张沉银的地方。当张一路顺流而下时,他遭到伏击。多年来,他寻找金银,与烧毁的战舰一起沉入河底。考古也为考古学家将这个地方定义为古代战场遗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大学教授李和30多位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传说和记载中发现的几件皇家珍品中唯一的一件,是考古机构科学发掘的一批珍品;流出物中文物的数量、等级和种类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研究明朝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生活史意义重大,堪称中国明末社会史的一幅画卷。

标题:(要闻)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