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8 20:06:01 阅读:

本篇文章4882字,读完约12分钟

胡适

鲁迅

刘半农

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我不知道怎么写今天的文章,怎么看书。

众所周知,古汉语文言文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古代学者首先要努力“读句”。其实古代外国人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新的标点符号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现并普及的“新事物”。

古今中外基本不用标点

古代汉字中有标点符号吗?

应该说有,但不常用。中国古代大部分文言经典都不使用标点符号。

不要用标点符号,不代表不需要断句。这句话是给读者自己做的。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断句训练。《礼记·学记》记载:“一年之辨经”,即学生入学一年后要评定自己的辨经能力。所谓“离经”,是指经文句子的分离,即断句;所谓“辨方志”,是指对句子的内容进行区分。

其实离开经和辨录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文言文标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标点错误反映出原文的理解一定有错误。只有反复审读原文,理解原文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标点断句。

古人把读文章的断句功夫叫做“读句(du u)”。私塾老师教学生,用红笔断句。当学生提高水平时,不需要读句子就可以完全阅读文章。句子阅读的基本原则是“文字绝对是句子,文字就是阅读。”即声调结束的地方是“句子”,用圆圈标出;一个未完的句子叫做“读”,用点标注。古人经常用“卓越”这个词来赞美一个历史人物的功绩。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我国也有一些古籍,在临摹或印刷时,把句子标注出来,这就是中国古代有标点符号的原因。但是这样的标点符号并不规范统一,非常随意,很少使用。

事实上,在古代,不仅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英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也没有。为什么古籍中没有标点符号?学者梁文道先生曾给出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解释:

古籍产量很低,市面上能找到的书种类很少。罗马帝国时期,一年只出一两百种书。中世纪末期,有一个欧洲最博学的学者——他一生只读过八百多本书,所以古人的知识与今天的不同。大家都说孔子很有学问,可是当时有多少书呢?古人讲究深读。英语里,一两百本书放在你面前,可能是你这辈子要读的书。所以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很痛苦的——读的快,但是以后就不用读了?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古代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因为他不需要读那么快。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它实际上是一项商业活动的结果。五六百年前,古腾堡印刷术在欧洲出现,书籍出现,成为最古老的工业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为了成本,印刷商,也就是书商,想做大量的印刷来稀释成本,于是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读起来更容易更快。还不够。需要分段。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古籍中没有章节。今天我们读《论语》,一篇和另一篇没有关系。体积只是物质单位,简牍是不够的。换一个卷继续写。中国古籍如此,印度、阿拉伯、欧洲书籍也是如此。印刷出来后,出版商开始把书分成段落。

新标点符号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我国常用的标点符号是以我国古代的“读句”、“圈”等标点符号和符号为基础,再引入一些西方国家的标点符号,经过100多年的使用和改造后融合而成。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学习外国的技术来控制外国”的思想,即学习外国的技术来对付外国的侵略。要学,首先要懂。西方的标点符号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的。

晚清外交官张得一是第一个在中国引进西方标点符号的人。张得一,福建人,汉军中黄旗人。他是文同图书馆英语班的学生。他曾八次出国旅行,每次都留下一个以“描述怪事”为名的日记体裁。文同博物馆是清政府为培养外事人才而创办的现代外国语学校。随蒲出使欧美。从1868年到1869年,他写了《奇怪的故事》(现在称为《欧美游记》)的重新叙述,描述了他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社会和文化经历。其中有一篇西方标点符号的记叙文,是我们见过的最早介绍西方标点符号的文字。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新标点符号写书的人。严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知道中西文化的一些差异。1904年,他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的标点符号,这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大张旗鼓地呼吁标点符号在社会上的普及和使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倡导了一场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书面语革新运动。许多文章和信件都提到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并发起了关于使用新标点符号的讨论,对社会,尤其是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7年5月,刘半农发表《我对《新青年》文字改良的看法》,提出在文章中使用新标点符号的设想。《新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喉舌”,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使用新的标点符号。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胡适在新标点符号的创造和实施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担任过《学生英语月报》和《留美学生季刊》的主编,也做过一些学术著述。从1914年到1916年,他在日记中多次写下自己创造新标点符号的想法。这些日记最早在朋友间流传,后来被收入《臧水间读书笔记》。1915年8月,胡根据《科学》杂志的合同,撰写了《论读句与文字符号》一书,以“三日三夜始,万字左右”的篇幅,全面阐述了他关于读句与文字符号的理论思想,并进行了符号的实践创造。胡适在1918年撰写《中国哲学史大纲》时,增删改了这套符号,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颁布的标点方案的雏形。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1919年4月,北京大学马宇藻教授、周作人教授、、、钱教授、胡教授共同向全国统一普通话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提交《关于印发新标点符号的建议》,大会予以通过。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令《采用新标点符号总说明》,批准了这一建议。批示指出,议案内容“远非仿古旧例,采纳天下通则,足以辨义助言”,并转发至附属学校“福北采纳”。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新标点符号由个人向国家和法治推进,极大地推动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普及。20世纪20年代,除了继续推广白话文使用新标点外,还出版了一批经典名著的新标点书籍。例如,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王元的标点本《水浒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古籍标点很快流行起来,新的标点一度流行起来。正如陈望道在《新标点符号》一文中所说:“新标点符号现在是个时间性的东西,一本旧书只要几个标点符号就能赚钱!末世进步真快!曾几何时,在《科学》上的话,陈望道在《学艺》上的话,在《法律与政治》上的话,向在东方杂志上的话,早就在“劝女人把她们的歌”交到日本女人手里了!”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它曾被老派视为“洪水猛兽”

但新标点诞生后,被当时的老派视为“大兽”,不断被其唾骂和围攻。鲁迅先生在1934年写的《忆刘半农君》一文中曾写道:“十几年前,只要提倡新的标点符号,就会有一批人‘迷了路’,想‘吃肉睡皮’。”

五四时期,复古派代表人物林琴南极力反对白话文运动,拒绝使用新的标点符号。翻译外国小说时,他宁愿用“未完成”这个词,也不愿用简单明了的省略号。

1924年,一个叫张耀祥的人在新诗中收集了一些感叹号,耸人听闻地说“小范围看起来像许多细菌,大范围看起来像几排弹丸”,是“消极、悲观、厌世情绪”的表现,使用这种符号的白话诗被错误地称为“亡国之音”。

1927年12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举行“筛选考试”,简单恢复文言文,禁止使用新标点。这些倒退行为自然遭到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界的反对。鲁迅在一系列杂文中列举了中国古籍中的许多例子,证明文言文精炼朴素,但由于语法不严谨,标点符号缺乏,有时用词不尽人意,模棱两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他大声疾呼,“必须使用新的标点符号”。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没有标点的字,等于没有眉毛的人。”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在进步学者和舆论的压力下,193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机关公文格式统一办法》,在条款阅读、支付、语言等方面统一了公文;1933年,行政院和国民政府分别发布总命令和指示,要求采用“简单标点”。这些文献扩大了标点符号的影响,促进了标点符号的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始标点符号进行了研究和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部门出版了《标点符号用法》。列出了十四个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停顿、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特殊标题、书名和重音。

20世纪60年代,中国手稿的书写和出版物的排版由直变横,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规定进行梳理。1987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成立了标点用法修订组,并邀请专家对原用法进行了修订。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用法》,列出了16种标点符号,并增加了连接号和分隔号。此后,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共同决定制定《标点符号用法》为国家标准,并于1995年12月正式发布。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历史争议

“?”还有"!"你到底要不要?

问号、感叹号在我国并不是固有的符号,只是采用的比较早。但后来有人主张不要“?”还有"!"。

1918年,在《论句子阅读符号》的讨论题目下,木楼与胡适的通信发表在《新青年》第3期第5卷。木楼在信中提出文言空词可以代替问号和感叹号两个符号,说“句子是圈起来的吗?”?哦!诸如此类,几乎重叠。在汉语中,“胡”、“莫”等都是“?”标记;哦,啊,等等。是感叹的标志。这种观点在当时是普遍的。比如提倡新标点符号的刘半农就有类似的观点。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胡适在《论句子的阅读和文本的符号》一文中分析了他以前的类似命题,并借用了钱的话:“这两个符号(?!)不能浪费。由于汉字的疑问语言,往往不需要提单词;而且这些词的用法多种多样,并不都是用来表示怀疑的。”然后比如中国京剧,经常是两个人问一问一答,一个问“真的吗?”一个回答说:“认真的。”又问:“果然?”他回答说:“果然。”如果对符号没有疑问,写这四句话也没什么区别。再比如《谭公》,曾子气愤地说:“做商人是什么罪!”这句话虽然用了“和”字,但不是疑问句,而是感叹号。最后,胡适感慨地说:“各种符号帮助文字表达意思。答案越好,文字越好,符号越完整越好。”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好奇的

“?”怎么来的

中国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它最初是从西方传入的。它起源于拉丁语questio,意思是质疑,质疑,质疑。在问号出现之前,每当出现表示询问的句型时,在句末加questio。后来人们为了写得轻松,就取了第一个字母“Q”,最后一个字母“O”,缩写为“qo”。很快就有人在上面写了“Q”,写了“O”。过了一段时间,文笔渐渐变了,草写成了“?”作为提问的标志。后来习惯用“?”在问题中表达,从现在开始"?"它已经正式成为一种标点符号,在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普遍使用。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标点符号笑话

留下还是不留下?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个人去拜访他的朋友B,因为下雨,他又多呆了几天。店主,某B,终于不欢迎他的朋友了,但还是不想在他面前撕破脸皮,于是在门上没加标点的写下了这句话:“雨天待着,天天陪着我。”主人的意思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宿待客;日待,我不待。客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行他看了几遍,还标了几个标点:“下雨的时候,留着给客人,留着给我。”留下来!“所以他还在这里吃饭生活,这让他的主人感到啼笑皆非。

(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伟大的杂耍

改标点,改古诗词小品文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著名的七行诗《清明》。整首诗是这样的:

清明节雨水很多。

路上行人奄奄一息。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

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有人又给这首诗加了标点,把它变成了精致优雅的戏剧小品:

(清明时节,雨水很多)

(在路上)

行人:(我要断魂)请问餐厅在哪里?

牧童:(指着)杏花村!

建立联系

“请发标点符号。”

西奥多·冯达诺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当他在柏林当编辑时,他收到了一个年轻人的一首诗。全诗没有标点符号。诗末还有几个字:“亲爱的编辑:我从来不在乎标点符号。请帮忙填上这首诗的标点符号。”

冯达诺看完诗和附言后非常生气,立即决定拒绝手稿。他在拒绝信中写道:“亲爱的诗人:我一直对诗歌漠不关心。下次请发标点符号,我填诗。”(本文参考张培源《标点趣味词》和慧远《汉语标点演变史》等。,特此致谢)

标题:(要闻)"?"和"!"的故事: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