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因用药不当每年约3万儿童耳聋 吁儿童用药立法
本篇文章3750字,读完约9分钟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包括李素妍在内的31名NPC代表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立法和保障儿童健康的议案。议案建议,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需求,立法规范儿童特殊药物的适当采购方式和临床使用规则,确保儿童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特殊药物。
各种容量的量杯,精确到毫克的电子秤,一次性针头……住在北京的王女士,最近购买了很多似乎只有实验室才需要的工具。但是她没有做任何科学实验,而是给她的孩子吃药。
“这流感太厉害了。我女儿一半以上的同学都生病请假了。她一直身体很好,但这次她没有逃脱。”高烧几天后,王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开了药。当她回家后能给孩子喂药时,王女士犯了一个错误。根据医生的建议,她每次需要给孩子服用成人剂量的85%。直径小于1 cm的小块药,如何精确的给药85%就成了大问题。无奈之下,王女士为了准确喂养孩子,购买了一系列专用工具。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3500多种药物制剂,其中只有60种是儿童用的。由于缺乏儿童专用药物,大多数儿童只能按比例服用成人药物。但孩子不是简单的成人版,用药要特别注意。那么,用什么来保证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呢?如何规范儿童用药管理?如何解决儿童特效药短缺的问题?
近日,记者从全国人大教育文化卫生委员会获悉,《药品管理法》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研究起草修订草案,拟在法律层面规定优惠审批、有条件审批、市场垄断期等激励政策,并将儿童用药明确纳入鼓励范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委员会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积极研究和吸收NPC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儿童药品保障体系。据悉,《儿童吸毒保护条例》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预计近期颁布。
儿童用药安全令父母担忧
“药不能乱吃。少吃点,没用。吃多了肯定会伤身体。孩子们吃药时不应该粗心。我们不想这么麻烦,但是没有办法。”王女士的经历并不少见。记者通过论坛、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随机进行了相关调查。在受访者中,超过80%的家长表示,他们遇到过孩子安全用药的问题,经历过破胶囊、压药片的经历。
“我想告诉妈妈,我的世界很安静,没有声音。我妈说我一岁的时候会叫我爸妈。当我听到音乐时,我喜欢笑和跳舞。我妈说我三年前发高烧,用药不当后,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无处不在。我听得很认真,但就是听不见。”
一个名叫小伊诺的五岁聋哑男孩对着镜头说了这句话。五岁的我,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我可以大声唱歌,热情交流,但这些笑声和欢笑只属于其他孩子。许多因毒品问题而失聪的人只能在寂静的世界里挣扎...最近央视这则关于“儿童用药”的公益广告,炸了朋友圈,看完让人落泪。
根据2016年《儿童药品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失聪,约有7000名儿童死于不当用药。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是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和错误用药造成的药源性损害更严重。在儿童中,药物中毒占2014年所有中毒儿童的73%,高于2012年的53%。在中毒年龄方面,在0-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4岁儿童所占比例最大。
儿童药物和儿科医生短缺
今年冬天,流感肆虐。数据显示,去年12月,北京一周内报告流感病例超过5000例。因为抵抗力弱,很多孩子都被“忽悠”了,不仅反复发烧,还高烧3到5天,让很多家长焦虑万分,各大医院的儿科也人满为患。与此同时,一部手写的非官方《儿童用药书》开始在朋友圈传播,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被很多人视为自我诊断用药标准。对此,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本“宝典”并不完全科学,儿科疾病千变万化。所以用药没有“宝典”,不可能随意给孩子成人用药。
但现实是,即使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也还是无法避免孩子专用药物缺乏的问题,依然开着一堆成人药物回家。
“儿童特效药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利润可赚,制造商不愿意生产。临床用药的孩子很多又便宜又便宜,厂家不赚钱,慢慢就没了。”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过去儿科口服的儿童小药很多,还有一些自制的儿童消化粉药,价格便宜,可以解决问题,但现在逐渐没有了。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现在也很尴尬。药物本来就缺乏。既要考虑用药的安全性,也要考虑看病的费用。很多花钱但没有得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家长,最终会把怨气撒在医院和医生身上,造成了其他方面的激烈矛盾。”医生挺无奈的。“如果这个根深蒂固的利益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药物短缺的问题。国家要加大投入,专门建立或扶持一些公益性的药品生产企业,专门生产临床需要的儿童,并采取补贴的方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此外,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也存在很大问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16年14岁以下儿童占报告总数的10.6%,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儿童报告总数的5.5%。由于风险高,许多医生不愿意去儿科,导致儿科医生资源短缺。儿科医生建议国家成立专门的儿童用药研究机构,配备有临床一线经验的人员,尤其是专科儿科医生,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儿童药品的安全不能仅靠文件来保证。不仅要考虑药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口感、吞咽的方便性、包装的安全性。”
儿童吸毒立法声音很大
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儿童吸毒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儿童吸毒综合指导文件。《意见》从鼓励R&D创新、加快申报审查、确保生产供应、加强质量监管、促进合理用药、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儿童用药的具体要求。
但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用药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也没有关于儿童用药的特别规定。在去年3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包括李素妍在内的31名NPC代表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立法和保障儿童健康的议案。议案建议,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需求,立法规范儿童特殊药物的适当采购方式和临床使用规则,确保儿童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特殊药物。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药品管理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药品管理的专题报告。执法检查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大力支持和鼓励药品研究和创新,加强临床急需药品、紧缺药品、儿童药品、罕见病药品研发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应通过立法建立救济机制
“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器官发育不良。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中毒等事件。另外,儿童发病普遍急,临床上存在一些盲目用药行为。”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卫生法系副教授刘认为,需要通过立法对儿童安全用药进行干预和规范。建议从三个方面解决儿童用药安全的立法难点和痛点:
首先,在刚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保健和健康促进法》草案第二章“公民的健康权利和义务”中增加一个新的内容,即关于包括儿童和病人在内的特殊群体的一般规定,以及“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保护和实现公民的健康权利,特别保障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权利”的内容。
其次,应当在儿童用药保障立法中建立救济机制。结合中国实际,基金补偿制度更具可行性。基金的来源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即药品生产企业的部分利润、政府捐助和社会捐赠。此外,为了公平公正,药品不良反应审核鉴定部门应与理赔部门分离,消除其利益。
最后,建立儿童临床用药的综合评价体系和临床数据库。国家有必要对儿童用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儿童用药专家和相关协会,及时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收集整理安全用药数据,发布科学规范的儿童用药指南并定期更新,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儿童药物提供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上市后再评价和监测,组织示范,指导药品生产企业补充完善儿童用药数据,对部分临床使用多年但缺乏儿童用药数据的药品,修订药品说明书;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快儿童用药管理信息化,规范医生为儿童开具处方的行为,提高科学诊疗和合理用药水平。
此外,在立法时应注意加强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衔接,并制定一定的指导性规范,为今后更为详细的规定预留一定的空空间。"儿童用药立法应开阔视野,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刘对说道。
北京华为律师事务所律师聂雪认为,由于新药研发、剂型改进、规格降低等投入大、产出低、投入产出不匹配的问题,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研发儿童药物、改进剂型、改变规格。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上述与企业合作开发和完善儿童药品的措施外,还应在法律法规上对儿童药品的开发商和生产商给予激励。
比如考虑到新药研发成本巨大,研发成功后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在同样的保护期下,为儿童开发的新药销量远低于成人。因此,对于专门为儿童开发的新药或具有儿童临床试验的新药,可以考虑延长这些药物的专利保护期,让企业获得足够的动力开发儿童药物,进行儿童临床试验。
“另外,对于已经上市的药品,在招标时可以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儿童剂型和规格的药品,或者企业中儿童剂型和儿童规格的药品可以成为招标加分项。”聂的理论。
本报记者朱宁宁制图/李晓军
标题:(健康快讯)因用药不当每年约3万儿童耳聋 吁儿童用药立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