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不仅“懂”你,还懂如何“宰”你
本篇文章940字,读完约2分钟
“杀熟”“欺生”,网络平台被曝使用大数据“见人做饭”
大数据不仅“理解”你,还知道如何“杀死”你
专家表示,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违反商业道德,涉嫌价格欺诈
近日,微博网友“廖世福”爆料称,经常通过旅行社网站在特定酒店订房,价格维持在380元~400元。偶尔通过酒店前台了解到,淡季这个房间的价格只有300元左右。消息发出后,引起热议,很多网友反映遇到过类似的“杀人事件”。
据《工人日报》记者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数据不仅“杀熟”,还“欺生”。在一个在线旅游平台上,当记者用新账户订票时,系统默认勾选了30元的空航空意外险;记者用老账号做了同样的操作,系统默认不查。
据了解,这种“杀熟食骗学生”的网络平台消费涉及打车、买票、订房等。这些消费区往往价格变动频率很高,这就给了商家经营的机会。借助大数据对用户的识别和分析,商家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提供“有针对性”的价格服务。
业内有人向记者介绍了“杀熟”的方法:遇到优柔寡断的新用户或者消费比较保守的老用户,会抛出一个相对有吸引力的价格,诱导网友注册消费,先争取客户。
但是对于稳定的老用户和愿意“回头客”来说,大数据就没那么客气了。系统会提供比较高的价格,但不会高到吓跑客户。因为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已经假设用户虽然感觉到了“肉痛”,但是价格还是在心理预期范围内,最终还是会买单。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准确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消费者,帮助每个人做出“最佳决策”,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技术不是用来服务用户的,而是用来“杀”用户的,这是可耻的。
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司司长钱芳莉认为,企业应该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为前提,进而为企业自身追求更多回报。
“经营者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确定部分商品的价格,但前提是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不了解真实价格的消费者故意提价。这种利用虚假或误导性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中国消费者法律研究协会副秘书长陈银江告诉记者。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商品和服务时要避免盲目冲动。如果怀疑价格的真实性,就要多方面对比,避免浪费钱。(记者杨兆奎)
标题:(教育)大数据不仅“懂”你,还懂如何“宰”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