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本篇文章812字,读完约2分钟
如何开展耐盐水稻(俗称“海稻”)的育种及其核心技术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了最新的指导意见:“不断探索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入高产杂交水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水稻。”4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海南三亚亚洲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点观察及建设推进会上获得上述信息。
“耐盐碱水稻的研究很多国家都做过,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有些国家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甚微。为什么我们短短几年的研究就取得了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把水稻耐盐碱基因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起来了。”
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培育出含盐量在3/1000 ~ 6/1000、耐碱性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每年增产300亿公斤。
“300亿公斤粮食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湖南目前每年的粮食总产量,可以养活近8000万人。”说起这个,89岁的袁隆平院士很激动。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袁隆平院士为先锋的中国水稻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突破“土地储粮”空室,扩大“技术储粮”储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基于此,由袁隆平院士发起,旨在抢占国际盐碱地利用技术领先地位,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正在加紧筹建。
据了解,该中心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由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科技研究院、青岛海稻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
鉴于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中心将实施“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优势力量的相对集中,支持地方政府,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和平台解决关键问题,建设本重大项目。(王)
标题:(要闻)“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直播带货”带火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