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专家从六方面解读:稳住经济基本盘 兜住民生底线
本篇文章4132字,读完约10分钟
近日,刘冬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三期工程工地,夜班工人在屋顶工作。黎汉持(影像中国)摄影
制图:蔡华为
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确保居民就业、基本生活、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行,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战胜贫困的决战胜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鉴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每个人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六个方面强调“保险”的重要性,是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要加快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切实增强紧迫感,稳定基本经济形势,守住民生底线。
编辑
一个
保护居民就业
提高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的能力
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做好“六个稳定”,把“稳定就业”放在首位。专家表示,17日召开的会议再次将“保障居民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体现了“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的工作取向。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复工不充分,存量就业人数下降。此外,海外肺炎疫情在新冠肺炎蔓延,国际需求持续下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压力仍较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祥全说。
曾湘泉建议,在需求方面,应全面加强稳定就业的措施,并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扩大就业需求。“政府部门在推进投资项目时,应将就业效应纳入项目评估内容,以稳定投资、稳定增长、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的能力。目前,许多外向型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无法交货、资金短缺等困难。“关键是要毫不妥协地实施一系列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赖德生说。
在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受疫情影响,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就业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线下场景在线加速。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工人工作技能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有必要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素养."曾湘泉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前景,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我国基层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应充分发挥其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好地体现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更好地实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的匹配。
2
保障基本生活
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护
“越是特殊的时期,越是要稳定民生的‘底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副所长杨志勇认为,保障基本生活意味着保障居民的基本衣食住行。
一方面,有必要通过确保就业和增加对弱势群体的援助等措施,保护人民的收入,使他们能够支付基本生活费用。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确保市场参与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特别是粮食和能源安全,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充足的供应。“保障基本民生,可以增强信心,增强信心,是协调和促进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疫情对居民收入有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困难群体,增加保障非常重要。最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价格补贴的通知》。今年3月至6月,每月临时价格补贴增加了一倍。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现有保护对象的基础上,孤儿、事实上的无人陪伴儿童和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也纳入保护范围。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表示,民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保护力度,提高标准,简化审批程序;下一步要加强对因疫情被隔离在家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疾残疾人等群体的探视和必要救助,防止影响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了解就业情况和基本生活需求。
对于农村地区,北京大学新街沟研究所所长林毅夫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安全网,提高低保水平,保障基本生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一鸣建议,生活受到影响的弱势群体可以通过提供公益工作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同时,林明刚表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民生保障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民生保障领域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探索建立各种民生保障数据库,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使民生保障更加准确。疫情期间保持基本民生服务不间断,不断优化和完善政府服务流程,积极推行全程在线处理,缩短处理时限,使民生保障智能化。”
三
保护市场主体
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近日,浙江曼克斯缝纫机有限公司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备货,流动性不足。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商业银行了解到贷款利息难以支付。请示总行批准后,为企业办理了870万元贷款利息延期支付,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开发生产医用防护服生产设备。
“目前,中国有1亿多个市场实体。各类市场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别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要保护市场主体,关键是要保护小微企业。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其困难不容低估。
“过去,处理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投资。但这一次,要保护家庭,保护消费,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林毅夫说。“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许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恢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减税和减费工作应该继续深入实施。对于直接受疫情影响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可以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贴或减税免税。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更加灵活适度,确保合理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银行进一步服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
“目前,一些个体工商户现金流减少,难以支付租金。除了地方政府加大减免税力度,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创新推出额度适中、利率优惠的‘租房贷款’等产品,或者通过信用卡推出租房分期产品,缓解房租问题。”董希淼说。
四
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
粮食生产稳定,煤、电、油、气供应安全稳定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产粮大省湖南打出了组合拳:托管型、保姆型社会服务的出现;安排购房补贴10亿元,贴息1亿元以上...
在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13个煤矿正在满负荷运行。1月24日至4月7日,集团克服人员短缺、物资运输不畅等困难,实现矿井产能最大化,共生产煤炭3833万吨,日均112趟。
“中国的粮食年年丰收,库存充足。目前夏粮生长良好,春播进展普遍顺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松食品安全这一环。
"粮食生产坚持稳定."李国祥分析说,目前,准备春耕是关键。有关部门要引导农民及时关注重点农时和土地;加快农业企业恢复生产,及时清理交通、物流等封锁点;对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给予技术指导。所有的工作都要紧密联系,不能放松。只有稳定春播粮食面积,才能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从长远来看,要坚持三个方面:稳定政策,释放重农抓粮的信号。加强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入。稳定面积,坚持把粮食储存在地下,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稳定产量,加大新农艺、新服务模式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认为,近期要确保煤、电、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认真研究疫情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协调国际国内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从长远来看,要真正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强节能降耗。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五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
保持稳定和竞争力,促进合作复产
湖北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2月中旬,湖北省与工信部达成共识,汽车零部件复工优先,龙头企业先行。一级供应商由龙头企业带动,再延伸到二级、三级供应商。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生产和生产的协调恢复,是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和战胜贫困的前提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在链条上,大中小企业有合作共生关系。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截至4月15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99%,中小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84%。刘兴国认为,这是由于相关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也是由于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合作复工复产。
“在开放经济体系中,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往往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刘兴国建议相关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提前寻找替代供应商;调整采购计划,争取在供应商因疫情停产前做好采购储备;争取供应商的优先供应权等。从长远来看,要加快产业链的国际布局,增强产业链的国内替代能力,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安全水平。
六
保证基层运行
保障基层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基层运行,需要保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等各级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开设办事机构的经费,使教育、医疗、公安、水电、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能够正常运行。”中国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认为,基层单位的有效运行是推动各项政策落实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为了牢牢把握基层“保工资、保经营、保基本民生”的底线,今年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决定分阶段提高地方财政留成比例。
“除了增加转移支付,减少一般支出外,基层操作要立足长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积极,更有希望。通过更深入的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提高。”赵全厚说。
一方面,通过专项债务、ppp等模式,利用财政资金煽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从而减轻财政资金发挥独角戏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有效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让更多更好的财政资金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更好地用于保障基本民生。(记者、瞿、、李昌义、、王冠、王皓、赵占辉、丁一婷报道)
标题:(要闻)专家从六方面解读:稳住经济基本盘 兜住民生底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