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讯)南北长岭皆一家
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图1:两个地方的老人经常聚集在这里
图二:明清界碑
图3:校外
图4:斑驳的古道
“滴滴……敲……”3月27日上午,伴随着324国道在道路改造中的破洞作业声,一个大型的“仙游边游”采访团来到了交尾镇长岭村。
长岭村(民间俗称南长岭)位于胶圩镇东北的莆仙交界处,东北与城厢区华亭镇长岭村、西北与盖圩镇湖滨村、南与长安村、后沈村接壤。长岭村有后寨和长岭两个自然村,415户,1903人,占地2000多亩,其中山区约1200亩,耕地516亩。324国道穿村而过,成了村道。当地人要经过这条30米宽的路才能走亲戚朋友,聊天。
村子海拔90米,从东到西的群山如屏。今天的国道是古代福建中部的驿道,岭长2公里,故称长岭。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长岭自然村,老人指着人房里几条窄窄的通道告诉记者,是古代福建的驿道。早春时节,旧路边覆盖着半新的草、半枯枝和一些泥土。裸露的古老斑驳的青石,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显然,它今天仍然承载着人们的脚步。
“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是比较完整的。这几年新农村的路大部分都拆了,现在村里文物也不多了。”65岁的村民余说,记忆中的古驿道宽近2米,可以坐轿子或马。由于特殊的交通位置,当时驿道附近有7家店面,主要卖莆仙小吃。后来,这个位置被称为“夏店”,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街。
1934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第四十九师守住长岭关,抵抗了江军第三十六师的追击,成功掩护了全军南下撤退。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修建长岭碉堡,驻扎一排兵力。闽中地下游击队为了粉碎对方的重围,攻打长岭据点,赢得长岭战役。
81岁的村支书余新耀告诉记者,小时候古道旁还有很多炮楼和碉堡,朋友们玩的时候经常发现弹壳和破枪。余新耀说,国民党时期,汽车开始进入福建,政府在长岭修了一条沙路让汽车通过,这也是福厦路的前身。沙路近2公里长,弯道多,坡度陡。改革开放后,上级交通部门改沙道降坡,修建了现在的324国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324国道的交通量增加,长岭成为过往车辆的停靠站和各种货物的集散地,这里的人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许多人出去在其他地方建厂和加油站。如今国道旁仍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代运送过境官员的广中亭、明清时期的三大界桩(据记载,长岭村是嘉靖、庆干隆、光绪以来仙游县的边界),它们的存在见证了边陲村落长岭的历史演变。
虽然是边境村,但是当地村民的边境观念并不是很强。据老协会负责人郑晋中说,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宗族与血缘有关。长岭村的主要姓氏是于、吴、周、陈。据说余是著名抗日名将的后代。时至今日,华亭镇北长岭村也有不少同姓于的村民,大多还是近亲;第二是宗教信仰。村内的广亭、林静宫等寺庙中的信徒遍布长岭北部和长岭南部。每一次宗教活动,每个人都聚集在一起庆祝、牺牲和祈祷财富与和平;第三,历史地理。长岭古驿道自古以来就从华亭延伸到我县。虽然一个现代的长陵被划分为两个辖区,但到目前为止,两地的私宅依然纵横交错,其特点是“没有户口本就无法辨别身份”。
走在长岭村324国道上,会经常看到越境上学的孩子;当地的老字号餐厅“长岭酒店”是仙游县的,但位于城厢区;村民常常笑着说“晚上出去小便,不小心过了一个县”...郑晋中认为,所谓“地理上的接近和相亲”就是这样一种边界关系。他告诉记者,为了保持两地的关系更加密切,1995年,在两镇老人委员会的带领下,近150名60多岁的余家老人被列入花名册,而“郊区镇”的老人经常聚集在这里看莆仙戏,玩乐器,下棋,聊天,并有亲密接触,从而真正享受同一个家庭。
阳光明媚的时候,记者来到老协会,看到仍然有很多来自两地的老人聚集在这里。华亭镇长岭村72岁的村民俞林清就是其中之一。于林清的家就在广中馆后面。他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儿子在广东做生意,另一个儿子利用周边鞋服行业的发展,在家里开了一家鞋面加工厂,主要供应给城厢区华林工业园、我县城郊尾、丰亭经济开发区等地。“和我小子一样,靠两地资源挣钱养家的人不多。没事的时候可以坐着聊天,也可以帮孩子交流,学习发财。”他说。
标题:(旅讯)南北长岭皆一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旅讯)先有古樟 然后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