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新城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莆田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本地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莆田旅游 > (旅讯)从北京到莫斯科:坐上暖心列车 体验旅途百味

(旅讯)从北京到莫斯科:坐上暖心列车 体验旅途百味

来源:莆田新城网作者:濯昊英更新时间:2020-10-22 02:15:02 阅读:

本篇文章4862字,读完约12分钟

2020年春节旅游高峰已经开始了。近日,笔者走访了国内行程最长、运行时间最长的北京客运段国际多式联运(即多国联合运输)车队。

北京刚刚下了一场大雪。下午1点19分,笔者走进朝阳区通惠河上的北京铁路局北京车辆段,来迎接一位特殊的“过客”。从1960年5月开始,每周三,风雨无阻地离开北京火车站,6天半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我们是从一个叫“中国第一列车”的距离——k3/4国际联运列车上注意到的。这是一辆老式的绿色皮革火车,车身上悬挂着鲜艳的中国国徽。国徽下的白色铭牌上印着“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三种文字,门把手和窗框都经过打磨。

每周,这列火车全长7818公里,途经中国、蒙古和俄罗斯。沿途风景不同:黄沙戈壁看沙漠孤烟,万里临海赏春花秋月,蒙古草原看鞭牧马,贝加尔湖看碧水。

作为中国运营的第一列国际列车,列车肩负着“为国争光、奋进”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中外游客服务,带着他们的期望和梦想远航。

在春节旅游高峰路上,中外游客度过了同样温暖的心年

国际多式联运团队党委书记唐,新老两代列车售票员、陈翔,两代翻译家、周向峰等在等着我们。他们都穿着笔挺的深色制服和蓝色衬衫。当他们看到作者时,他们都起身热情地互相问候。温暖的微笑让我们感觉更加亲切。

国际联运车队的制服首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袖口和肩章上印有金色的“mc”标志(国际联运列车的标志),代表国际联运车队;带有国徽的徽章,指挥是金的,翻译是银的,因为长期被汗水雨雪侵蚀。

随着中国新年的临近,我们的话题从春节旅游高峰开始。

这位59岁的孙国相公交队长从事联运已有36年,将近20个春节是在公交车上度过的。

孙国相说:“每年,为了赶上春节团队,除了带足够的食材,我们还必须准备‘新年’。”

有哪些年货?大白菜和土豆最耐贮藏,是“必不可少的组合”;当然,年夜饭也有饺子面。除了食物的“新年味道”,还有大量的窗花和鲜花。

不能只有材料。在车上过年的时候,要像在家过年一样“扫去灰尘”,装饰一番。

清洗有多严重?

联运车队用八个字清洗列车:“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列车乘务员手里拿着一块抹布,连天花板夹层都擦了一新,内外都擦了一新。

打扫完之后,你得“打扮”一下餐车。在车窗上放几个印有生肖和祝福的窗花,在车顶上挂五颜六色的气球,从车前拉起一串金色挂耳的春花,延伸到车后...餐车一派繁荣景象。

做好准备(术语,意思是整理车辆,准备材料),该出发了。回忆过去几年春运高峰,队长们聊了很多。

每节车厢的锅炉房里都有一个小火炉,旁边的休息室里有一张小方桌。孙国相说,每年除夕,炭火都烧得很旺,列车员会给这里的每个人包饺子。乘客有时会自发参与。大家分工明确,做面团,擀面团,馅...看到大家忙进忙出,俄罗斯、蒙古、德国等国的外国朋友都过来看,甚至还饶有兴趣的包了几个。

饺子从锅里出来,列车员给每个乘客品尝。馅料是什么?有白菜馅,葱馅。孙车昌说,当饺子在嘴里吃的时候,外国朋友突然意识到:“中国的饺子以前是这样的!”火车上的翻译看到他们的兴趣和疑惑,就给他们讲了中国“年”的民间传说,讲了饺子的起源。外国游客很乐意和中国朋友一起过年,用母语问候售票员和中国游客“新年快乐”。

(旅讯)从北京到莫斯科:坐上暖心列车  体验旅途百味

“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来了,代表着我们国际联运船队的心脏,也是中蒙俄友谊的结束。”年轻的列车员陈翔说。

对于联运的人来说,春运高峰夹杂着乡愁和情感。

“因为排班关系,在国外赶上过年,十年八年就赶上了。”孙国相告诉作者。

想家,但不后悔。两位车长都说,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有旅客陪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迅速升温,就像一家人一样。“每个人都能在车内度过美好的一年,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陈翔动情地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列车员苦乐参半

跑联运既苦又乐。谈到旅程,孙国相意味深长地说,“我对这列火车有很深的感情。”陈翔的队长感叹“一路上的种种经历点亮了我的人生。”

先说“音乐”。说到贝加尔湖的四季,陈船长两眼放光,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用手比划着。

“冬天,早上八九点,晨光从两座山峰之间穿过,洒在湖面上。”与一个倒三角形相比,孙国相的手是直的,他的手腕彼此相连。“那时候水是结冰的,雪是用手擦去的,你可以看到透明的‘蓝冰’。”

孙国相还说,贝加尔湖在春天将充满活力。当树结冰时,绿色的嫩芽从树梢冒出来。蓝湖清澈纯净。湖下二三十米被阳光照亮。秋天,湖边的红黄树大面积相连,像油画一样...最后,陈车昌感叹道:“这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美!”

京美,联运列车乘务员之间的友谊更加美好。

因为开车时间长,同队成员在一起呆了半个月,一起吃饭生活,并肩作战。“在我们团队里,无论老少,都把对方当成同事、兄弟、战友。”陈翔说,他也把对象介绍给他的兄弟。我们问,效果如何?“真的是一对啊!”说着,所有人都会开怀大笑。

然而,孙国相告诉作者,“但这并不都是快乐的。普通人很难想象,穿越交通会很难。”

那就说苦难吧。列车乘务员有哪些苦难?

为了取暖,烧煤和运煤都要遭殃。

孙国相说,在最冷的冬天,西伯利亚的室外温度将达到零下40至50度。“我第一次跟着车,穿皮靴到膝盖。我只在车厢门口站了10分钟,脚就冻伤了。”严寒时,列车员需要不断给锅炉加煤,以保证供暖和列车运行。据统计,每个列车员往返一趟要烧近10吨煤。

煤炭运输也是重体力劳动。2分9秒,这是每节车厢“装煤”的精确时间。火车需要在特定的车站补充煤。一桶煤重20公斤,一辆马车至少需要七八桶。停止时间有限,时间严格控制。列车员往往左手递出一桶,右手接下一桶,一点也不敢放松。

路途遥远,睡眠少,轮班辛苦。

这列火车的乘务人员都是男性。孙国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火车上的繁重工作是对人们身心素质的一个巨大考验。

每节车厢的工作由两名列车员轮流负责。规定是每8小时换班一次。但是到了一些站,需要两个人同时工作,一个人每天只能休息5到6个小时。如果是边检,列车员要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长期旅行,离家,思念亲人,痛苦。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一个半月最多只能回家两个星期,家里很多事情都照顾不了。

2019年初,陈翔驾车抵达莫斯科。与此同时,他的父亲因脑出血在北京住院。妻子在医院照顾父亲,同时照顾孩子。“后来媳妇扛不住了,就给我打电话。我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空·怀特。但我还是压下了自己的焦虑,在火车上做了一切。”他回忆道。到了北京,直接去了医院,整整一个月没走。他最终希望父亲能恢复意识。

经过这段旅程,联运列车乘务员仍然对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热爱。和这列火车同龄的孙国相即将退休,从24岁开始告别售票员的岗位。

“只要我在职一天,我会尽力跑好每一辆车!”老兵,说话总是笑的老队长,眼睛红红的,但是眼神坚定。“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选择继续。”

代代相传,联合运输船队用心服务

孙国相说,近年来,机组人员经历了工作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对乘客关怀备至。“只要乘客有需求,我们绝不拒绝。”他抿了一口,看上去很严肃。

2011年11月18日,列车在返程途中,遇到一名多处粉碎性骨折的建筑工人,等待回家治疗。

车厢门窄,担架进不去。我该怎么办?

“你不能让伤者在零下35摄氏度的站台上等着。”孙的指挥官雷厉风行,几个人配合他迅速拆除车门和二号门,让伤者顺利上车。当乘务员把自己做的饺子和面条带给工作人员时,伤者和随行人员都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他们只是紧紧握住乘务员的手,摇啊摇。

当我们到达北京时,孙国相又着急了。担架进去没出来怎么办?

“当时的情况只能从窗户里出来,需要把窗户和小桌子拆了,同时联系车站把停的站台换了。”孙国相说。列车乘务人员迅速配合,立即联系车站调度,成功将列车停靠站台转移到靠近窗口的单站台。火车停下来的时候,列车员已经把窗户拆了,救护人员在站台上等着,让伤者得到了最及时的治疗。

相比这种特殊事件,联运团队成员帮助乘客在角落寻找失物是很常见的。但是有一次,旅行者失去了一个孩子,而不是普通的东西。

2016年7月31日,一位三十多岁的海外旅行者带着五六岁的儿子上了火车,途经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却把儿子留在了火车上。

“我们立即联系了叶卡捷琳堡站,描述了乘客的特征,但该站表示没有找到。”翻译周向峰回忆着时间,焦急地握紧拳头。机组人员迅速联系当地警方寻求帮助。孩子没有护照,找不到爸爸,到了车站就面临无法出站的问题。

想尽一切办法找大人,照顾孩子。列车员一刻也不耽误。

在相处的几天里,男孩和售票员越来越近了。"他不好意思哭或制造麻烦。"周向峰有些心疼地说道。

一路紧张,到了莫斯科,没想到失踪的乘客已经在莫斯科站等着了。原来父亲发现自己误了车,没有联系车站,而是马上买了票,赶往终点站。看到男孩扑进父亲怀里,周向峰心里的大石头掉在了地上。临走前,男孩回过头来,勉强看了一眼,周今天翻译了一下。

随着退休老人在海外游客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照顾老人已经成为国际列车的日常工作。

“谢谢你照顾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是于福田和严穗花发给孙国相的短信。

两年前,这对80岁的夫妇去了莫斯科。在回来的路上,这对老夫妇登上了负责孙国相的火车,因为空公司禁止飞行。

坐飞机只要八个小时,坐火车要六天。老人年纪大了,心脏不好。两位老人上车后,孙国相全程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炎热的夏天,他时不时地把湿巾和煮绿豆汤递给老人。这些都是老孙子的通病。“当时我是为了顺利盈利。没想到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经常和他打招呼。”

“这是继承。照顾乘客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难。”北京客运科宣传员张杰告诉我们。从第一代多式联运运营商到一代孙国相再到一代陈翔,这列火车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和投资。

“永远不变。当我们走上这个位置的时候,就要肩负起这个责任,承担起老一辈传下来的荣耀,让人民带去荣誉感,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乘坐这列可以认识中国的列车。”

陈翔说这话的时候,作者念了两个字:使命。

时间久了,“老火车”就成了“新网红”

历经60年风雨,这列火车近几年突然变得“火热”,带来了“旅游热”。

“这一繁荣始于2012年的‘中俄旅游年’和2013年的‘一带一路’倡议。”列车售票员陈涛回忆说,2016年,列车迎来了第一个旅行团,然后就无法接受了。5月底,旅游团几乎“全包”了火车上的位置,甚至连车票都很难买到。

说到“火”的原因,火车上的慢生活就是其中之一。

在采访中,作者走进安静的硬卧车厢,坐在舒适的下铺,想象着窗外广阔无垠的蒙古大平原、长河落日圆的戈壁沙漠、安静的松林和白桦林...明代著名学者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这种风景,看书,没有什么可打扰的,想必意义已经超越了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对慢生活的追求。

车队秘书唐·向鹏有时会和他一起跑这列火车,体会到旅途带来的净化和震撼。“当你看到大平原时,你会觉得人是多么渺小啊!这就是诗和远方!”

除了生活节奏慢,火车生活的乐趣也吸引着旅行者。

自2015年以来,国际车迷贾已经四次乘坐这种国际多式联运列车。他和列车乘务员很熟,被亲切地称为“贾殊”。贾殊告诉作者,他特别喜欢待在火车上。

车内摇摆的感觉很好玩。刚开始我还不习惯骑两天,后来他就喜欢上了这种悠闲的节奏。贾说:“真的,下了火车就睡不着觉。”

用翻译软件谈友情更好玩。"在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几个用翻译软件的外国朋友."佳叔自豪地说。旅行中,遇到有意思的外国游客,不会说外语的贾大爷就用翻译软件互相聊天。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德国男孩,靠卖画环游世界半年,让生活潇洒的贾殊自卑。

贾说,2020年夏天,他可能会再次乘坐这辆车。“我在这辆车上遇到的中国朋友住在乌兰巴托,一直邀请我去玩。”他嘲弄责备的语气对下一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经过时代的快速变迁,上个世纪的国际多式联运列车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唐很高兴地告诉我们,k3/4列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更换为全新的车体。作者与唐约定,届时,我们将再次登上火车,乘坐它,去一趟亚欧两大洲,品尝列车员包的饺子,听草原上的蒙古牧歌,看看美丽的贝加尔湖...

标题:(旅讯)从北京到莫斯科:坐上暖心列车 体验旅途百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莆田新城网介绍

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地方门户网站,为300多万莆田人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主要有新闻、人才、房产、家居、装修、交友、婚嫁、母婴、教育、家园 版块 等。网站秉承着“关注生活、关爱生命、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的理念,从一个地方论坛发展到现在极具人气的地方门户网站。不断的向海内外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和莆田新闻资讯。网站还注重对妈祖文化、莆仙戏曲、乡土音乐等地域文化的传播,强化教育、就业、健康、旅游、购房等生活资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音频、视频服务功能,满足大家对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