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宋代莆田的刻本藏书
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林祖泉的
藏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士人生活中的第一要事。中国的藏书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私人藏书家被公认为孔子。因为唐以前不容易完成图书,藏书家相对较少,宋以后藏书家越来越多。清代藏书家张劲武有一个精辟的见解:要潜心读书人,首先要读书;如果你想读书,你必须先收集书籍。藏书家是阅读的资源,学习的基础也是。这也许是对兴化(今莆田市)文人为书倾家荡产,舍身护书,埋头抄书,勤学苦读,动情写书的最好诠释。
藏书数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繁荣程度的标志之一。宋代莆田民间藏书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与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并驾齐驱。这一方面是由于福建刻字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莆田士人视书为财富的风气所致。【/br/】【/h/】据考,福建雕刻业始于五代初期。当时,本地人徐夤有一首诗《自吟十韵》,里面写道:拙赋印卖,邪诗以画呈。可以知道,五代初福建的书商刻书。到了宋代,福建雕版业发展繁荣。数量、规模、发行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主要标志是雕刻机构众多,形成了官刻、私刻、方刻三大体系;刻字遗址分布广泛,刻书数量居全国第一。它是宋代三大著名雕刻中心之一。正如南宋藏书家叶梦德在《石林衍语》中所说,杭州是宋代雕刻最精美的地方,其次是福建、蜀。
宋代福建雕刻虽然以福州、建阳为中心,但在建阳麻沙版盛行的时候,莆田也有雕刻,雕刻的书在省内外都有出售。据记载,莆田有几家著名的书店,如莆田县斋等。刻的内容,经典,历史,书籍,收藏包罗万象。许多刻书被著名的书目记录下来,其中一些被流传下来,成为图书馆珍藏的珍贵书籍。莆田雕版印刷业在南宋发展到繁荣阶段,可以与泉州等地齐头并进,在福建雕版印刷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宋第四年(1168年),蔡襄的《蔡中辉集》由兴化军校刻制。蔡襄还写过两本书,《荔枝谱》和《茶录》。宋庆元五年(1199年),莆田人黄刻《胡安国春秋传》三十卷,最早刻于宋四年(1168年),后由出版。北大图书馆现在有打补丁的版本。同年,他又将吕本中的《东莱诗》重刻20卷,北京图书馆有6册。饶介的《宋轶老人的诗》(3卷)和赵崇智的《贝茨集》(1卷)。黄庭坚《古山别集》名为《智斋陆淑解题》,据其版本记载,莆田黄贾茹刻于清元(1195-1200年)。由此可见,贾茹在清苑刻有古山别集。
宋嘉定七年(1214年),福清人林震主管兴化军期间,为郡儒李刻《濮阳笔石》七卷;嘉定十四年,濮阳徐兴义刻赵《赋说》六卷;宋淳九年(1249年),莆田县翟出版刘克庄《后村居集》50卷;;宋保佑三年(1255年),楼云的《重固文战术》三十五卷刻于莆田,是楼云认识兴化军时的代表作。宋四年(1263年),兴化军事学刻许《乐德集》,许之子在兴化知军时所刊。
另外,林申思的《申梦子》是3卷;方《》卷十;的《史记》、朱的《周易本义》、甄的《文章的季峥》等。都是宋代莆田书店刻的书。就像刘厚存说的:我的图书馆里有很多珍本,潘潘有很多人才,每天都要比广越好!的确,兴化军的刻字业相当繁荣,刻字不仅知名度高,而且堪比其他城市。可惜莆田的宋雕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以上列表仅为著名书目和现有版画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兴化刻书60部,871卷,对莆田的教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莆田刻字业的繁荣也可以从藏书中看出。兴化不仅军校有书,书院寺庙也有。私人藏书家也很多,藏书达几十万册,其中以万卷楼、易经堂、文赋书店、延吉堂、藏书楼最为著名。
标题:(文化)宋代莆田的刻本藏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七月半莆仙民间习俗
下一篇:(文化)藤艺高手杨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