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日岛中秋节习俗
本篇文章1803字,读完约5分钟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说到中秋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8月15日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中国古代历法把秋天中间的八月命名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周。至魏晋,有《尚书镇牛逍》、《中秋黄昏》、《微服过江》等记载。直到唐初,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书》记载的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节的流行始于宋代,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明清时期的元旦。
中秋节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以日南岛的风土人情为例,它有自己的特色。
日南岛的人们称中秋节为团聚日,也称为孝道日。中秋节,南日本人有送秋、做秋、听香、吃红薯芋头的传统民俗。
日南岛有6万多人,其中一半以上因为土地贫瘠而外出经商、工作。他们经常提前把自己的宝贝带回家做秋天,问候父母长辈,在家里月光多么明亮的地方过团圆节!一起。【/br/】【/h/】送秋是指结婚的女儿在中秋节前给父母送礼物,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个秋天的礼物也很特别,主要有月饼、特制芋头、栗子、杏花粉、猪蹄,还有父母过冬的衣服、鞋子、袜子、围巾等日用品。这个习俗,传说起源于宋代。
原来宋代莆田沿海地区重男轻女,尤其是地处海岛的南日本人,世代靠海上捕鱼为生,需要强有力的劳动力男性。许多家庭用水桶淹死他们刚出生的女儿。这种残忍的行为引起了当时在莆田工作的崔志福的注意。他决心改变这种做法。所以他动员群众说,每个在中秋节结婚的女儿都要准备各种礼物来孝敬父母。除了中秋美食,还要准备衣服。这是因为我们会在秋天后度过冬天,女儿会准备一整套从鞋子到帽子的冬装,以示对父母的关心。崔知府用心良苦,希望向群众表明,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儿孝敬父母。后来,这一习俗代代相传,成为莆田中秋节特有的民俗和日南岛所有村落的共同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送秋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要做的事情比较少,更多的是直接送钱。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孝道的初衷,也体现了对老人的孝道和家庭的和睦。
秋天是日南岛一种特殊的中秋节民俗。根据日南岛的传统,每家每户都会在中秋节晚上举行宴会,他们会用猪肉、蛏子或虾、蛋、蘑菇等油炸杏花米粉作为节日大餐,俗称做秋。晚餐再丰富,宴席上炒杏花米粉和香芋也是必不可少的,俗称炒芋头团米粉。这道菜是祝爸爸和老人长寿,胡子白得像米粉。吃香芋也是有意义的。在莆仙方言里,芋头和煮是谐音,中秋节这种煨芋头的意思是煮一年,意思是一切都要迁就,家庭才能和睦。
团圆饭吃完,长辈拿出月饼,然后主妇切月饼。切人提前算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切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大小要一样,表示家人团聚。每个人都很开心在有家庭生活的同时吃月饼。
日南岛的人们也有在仲秋听香的习俗。所谓听香,在中秋的晚些时候,女人们首先在家里的雕像前烧香,表达她们想问的关于占卜的事情。问路出门后,家里三个不同姓氏的女人带着香出门。扔个杯子,用路上听到的对话或歌声问上帝,直到得到上帝认可的答案。听香虽然迷信,但却是日南岛思念亲人的女性的精神寄托。在日南岛,大量的男人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一半的人口在岛外谋生。中秋节晚上,有些家庭总是很难团聚。每到喜庆的季节,夜静了,留在老家的老母亲或老伴就会点上三根香,躲在巷子里,躲在墙边,听路人说些什么,然后仔细辨认亲戚什么时候寄信,生意如何,身体健康与否等。根据文字,从而安慰乡愁。
日南岛东南沿海有一个说闽南语的小渔村,叫野夫村,是从惠安地区迁移过来的。到目前为止,闽南的中秋节习俗一直保留着。因为当地盛产红薯和芋头,所以中秋节前后是红薯和芋头的收获季节。因此,在中秋节,野夫村的人们将红薯洗净,放在锅里用清水煮,或者切成薄片,用油油炸,用金黄色和芳香的红薯作为祭品,这意味着天气好,产量高,收成好。
芋头也是闽南传统民俗中的植物崇拜对象,具有吉祥的内涵。因为闽南语芋头和路谐音,有吃米粉的好方法,也有工作的好方法。芋头松而香。种一个小芋头的时候,中秋收割的时候,不仅有大芋头(闽南语芋头妈妈),还有一窝大大小小的芋头。中秋团圆吃芋头。闽南语叫“抱子抱孙”。
中秋节的习俗因地而异,但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每一个佳节,都尝到了一个人在异乡,想家的乡愁和相思!对于远在他乡的华侨,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希望和重聚的动力,回到家乡,认祖归宗!
标题:(文化)南日岛中秋节习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莆田抗倭遗址和民俗
下一篇:(文化)斗胆改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