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聚力预防生态损害 涵江检察院探索新举措
本篇文章2654字,读完约7分钟
自然教育机构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影响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社会参与力量。在中国,自2012年以来,以各种名义成立的自然教育机构,如研究旅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等相继成立。特别是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研究旅行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围绕研究旅行设立的自然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国家自然教育论坛的统计报告,2016年中国有286所自然教育机构,2017年超过2000所。
随着自然教育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标准缺乏、教师培训和课程设置随意性等问题也频频出现,这在社会上得到强烈反映。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教育机构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指导我国自然教育机构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自然教育机构的问题与“盲点”
目前,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家长家庭对自然科学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相关自然教育机构提供的有效供给服务严重不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中国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公众对科普主题的需求相对集中且稳定,所有中小学生都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等科普主题表示关注;亲子家庭选择利用假期、寒暑假参加自然科学考察和其他活动,鼓励孩子接触和了解自然。然而,我国从事自然教育的社会机构有限,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它们与满足2.2亿青少年的自然教育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约有2000个自然教育社会机构,平均每11万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个。
与国外一些起步早、发展时间长、已经具备成熟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自然教育机构相比,我国自然教育机构就业时间短、地域分布不均衡,以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为主要受众,成人和农村儿童成为行业发展的“盲点”。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共有16所以上的自然教育机构,而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自然教育机构的数量主要是自然学校/自然中心(46.89%)和户外旅游(18.08%),以及生态保护(14.70%)、自然保护区(6.21%)、自然博物馆场馆(3.95%)等。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公众,重点是中小学生(86.0%)、亲子家庭(73.45%)和3至6岁儿童(55.37%),而一般成年公众不到36.16%。值得注意的是,education/きだよきだだよ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き12365的城市性质
社会民办机构是主体,缺乏注册资格、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导致我国自然教育市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自然教育机构属于企业或非政府组织,其中54.0%以企业形式注册和运营,52.0%的机构注册资本由个人出资。自然教育机构整体注册规模小,民间自发性强,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不可回避的生存问题。此外,整个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组织各有各的方式,互相抄袭,同质化竞争严重。有一个招牌叫自然教育,但它实际上是销售服务或产品。此外,自然教育空室经常选择室外自然环境,难以防范风险,缺乏事故纠纷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设施共建共享的机制,人才问题和课程体系已成为制约自然教育机构发展的主要瓶颈。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不足、专业薄弱、标准不一。一是半数以上的自然教育机构不超过7名专职员工,有些机构甚至不到3名专职员工,长期聘用兼职人员、实习生和志愿者;第二,自然教育活动主要依靠专业的课程设计开发人员和课程讲师,但许多实践者并不专业,需要接受课程设计和活动组织管理方面的培训;第三,在中国大约100个自然教育从业者培训机构中,大多数开始公开招生、找专家开班和颁发无任何资格证书。培训成本、讲师水平、培训时间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可见,我国当前的自然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仅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自然知识教育活动中,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教育目标、知识结构和效果评价。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自然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
如何促进自然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结合国外自然教育发展的经验模式,笔者对我国自然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主导,完善社会参与保障体系。尽快形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服务建设和运行的有效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将牵头建立和规范各部委、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自然教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完善、创新和提升现有自然教育活动和设施,加强“山水、林、湖、草”生活社区科普教育有序发展。同时,我们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众筹、项目共建、捐赠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投资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制定行业组织标准。它由政府部门与多个学科合作实施,包括行业专家、民间自然教育机构、企业等。及时成立全国自然教育行业协会,培育具有不同受众特征的自然教育机构。通过政府主导的总体规划,聘请行业专家、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制定自然教育的行业标准,界定自然教育的内涵和行业类别,并对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培训、认证、指导和评估。整合自然教育基地。坚持公益性原则,鼓励社会机构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仅限于博物馆、科技馆、城市植物园等场所,还应延伸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区,增强科普教育能力。协调与社会自然教育机构合作模式的构建,不仅要积极探索自然教育资源专业课程的可操作性,还要完善与中小学课程体系和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对接和整合。多层次开展公共服务。鼓励构建“以年龄为中心”的自然教育体系,让全社会参与行动。根据受众的年龄特点,分为儿童(0-14岁)、青少年(14-25岁)、中青年(26-60岁)和老年人(60岁以上)。根据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通过采用合适的教育媒体和合适的教育内容,引导全社会接触自然教育信息。强化安全机制。在自然教育中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和管理操作程序。安全责任由组织者和参与者共同承担,参与者需要购买事故保险,从而使组织者、行业机构和教师从“害怕事故和纠纷”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完善自然教育基地的安全防范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天气、地质、突发事件等信息,建立健全安全隔离带和围栏,实行专人巡逻制度,提前培训自然教育从业人员的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技能,提高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边肖:赵、、李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研究员)
编辑:计然
标题:(本地)聚力预防生态损害 涵江检察院探索新举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