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创业板改革疾步走 深交所力推五大安排
站在三峡大坝上,远远望去,滔滔江水滔滔不绝。
自2004年以来,63岁的毕已经清理了长江支流河上的垃圾、树枝和其他漂浮物14年。在过去的14年里,他清理了大约30,000吨漂浮物体。“虽然很难清除漂浮物,但当我看到清澈的河水和两岸的绿色时,我很满意。”毕贾培说道。
像毕这样的长江守卫者不少。在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下的河堤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穿荧光背心、背着塑料袋的志愿者弯腰捡起破布和玻璃碎片等垃圾。他们自称为“三峡蚁族”,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无论晴雨,他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到长江岸边捡垃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目前,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正在大力整治沿江化工企业、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非法码头等。,长江生态环境改善取得积极进展。“注重保护,不发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1.通过多管齐下的整治、恢复和补偿措施,长江的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
在湖北省武汉市阳逻港码头,进港的货船通过电缆与码头上的岸电箱相连,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和烟雾的排放。
“过去,在船只停靠期间,柴油被用来发电。有时船停了很长时间,柴油机一刻也停不下来,造成很大的污染。”武汉新港管委会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明路介绍说,目前,阳逻港正在推广岸电技术,进港船舶可以通过岸电系统免费用电,最早可以在几十秒钟内完成接电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空燃气和水污染。
杨表示,即使将来收费,使用岸电与直接使用船上柴油机相比,将节省30%以上的成本,减少3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
除武汉外,宜昌等地也开始了岸电改革。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和长江的航运中转站。目前,宜昌已有29个港口建成了岸电系统,到今年年底将实现港口岸电的全覆盖。“一座充电宝船沿河而立,小船被宜昌席卷”,这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景观。
湖北是长江流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曾经在沿海地区建起了许多大型化工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成为困扰长江保护的顽疾。
为了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湖北省依法关停并大力整顿化工企业,解决了“化工绕河”问题,逐步缓解了长江面临的环境压力。同时,大力实施“江湖长制”,推进退堤还湖还湿地,控制水土流失,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控制非法码头,初步建成保护长江的生态屏障。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取缔各类码头1100多个,空出海岸线143公里,覆盖生态绿化面积566万多平方米,港口吞吐量退役1.27亿吨。
近年来,在治理长江的过程中,不仅湖北,长江沿岸的有关部门和省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协调机制,共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今年2月,中国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恢复激励政策。到2020年,中央政府计划拨款180亿元来促进保护模式的形成。云南、贵州、四川签署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江苏、浙江、重庆部分市县也签署了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表示,他们为推动长江航运的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航道建设中,生态保护由“重补偿”向“恢复与补偿并重”转变,建立并实施了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新机制。在航道建设阶段,应会同环保部门对水、声、气和水生生物进行综合监测,积极避免鱼类洄游产卵等生态敏感期。
与此同时,长江航务管理局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长江生态、航道和岸线的行为。比如,完善非法采砂信息通报机制,加强联合检查,共同加强长江采砂的合理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
如今,一批高污染企业已被关闭和整顿,宝贵的海岸线已经恢复。长江沿岸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辉表示,自2010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达到或超过三级水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67.4%上升到2017年的83.9%。
2.乱采、乱占、乱排的“病”依然没有止境,生态形势依然严峻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出生在长江,成长在海里。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生态风向标功能。
“很多年前,每年有2000多条野生中华鲟迁徙产卵,但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还不到100条。”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表示,长期以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河沙开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野生中华鲟的产卵规模急剧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长江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避免中华鲟的灭绝,中华鲟研究所自1984年以来已经释放了500多万条中华鲟。在李志远看来,虽然中华鲟的数量通过人工繁殖和生态调度有所增加,但人工技术只是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辅助手段,最根本的是保护和改善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博指出,看到长江生态环境在50到100年内遭到破坏,将是令人震惊的。50到100年,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只是一个瞬间。为了局部和暂时的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必然要付出代价,尝到苦果,有些后果是不可逆转的。
事实上,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只是一个缩影。专家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的生态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污染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总环境承载力超负荷,部分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尖锐,长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长江病了,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长江上进行体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规划局局长马水山表示,目前,长江流域仍存在过度开发、随意占用、随意安排等“弊病”。总体而言,非法采砂和大规模采砂在长江干流已基本消失,但非法采砂仍时有发生,侵占长江海岸线和乱排污水的问题依然严重。
马水山表示,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了专项核查工作,对长江流域8802个排污口进行了全面调查,认定并批准了6092个规模以上排污口,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源和自然保护区等核心区域的58个规模以上排污口提出了整改要求。截至目前,52个排污口已整改,6个仍在整改中。
此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忠指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
3.利用转型和发展的成就,刺激社会所有部门的参与,提高保护水平
"大河来自万山,山随河水向东流."长江像同一条龙一样,从青藏高原一直延伸到中国东海的海岸。
现在,面对长江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全社会力量和主体参与长江大保护,形成合力共同把握大保护,从而根治长江“病”?
“抓住大保护不搞大发展的关键在于‘共同’这个词。”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所所长程长春表示,要加强对流域环境的监测,在抓大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树立“一盘棋”的理念,共同探讨、共同把握、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同时,要深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发展的决策机制和协商机制,创新上、中、下游联合治理模式,实现沿江执法的无缝衔接,避免利用区域管辖变更规避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程长春认为,长江沿岸各省市应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重新思考和规划长江岸线的节约集约利用,使生产岸线让位于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只有激发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大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琦指出,治理长江,必须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长江流域的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种生态隐患和社会风险。根据景观、森林、湖泊和草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总体规划和行动计划应从源头上提出,分类实施,重点突破。
周小琦说,恢复长江生态环境应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特别是要加强对长江城市污水、化学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的治理,使长江母亲河尽快恢复生机。
“在治河理念上,要从保护中发展到保护中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平安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建设。”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表示,到2020年,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和城乡供水安全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将初步建立,水生态文明和河湖安全格局将基本形成,水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
“我们必须以保护长江为契机,促进转型发展,以转型发展成果提高保护水平,最终实现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张博说。(记者刘洪双)
光明日报(2018年8月10日08版)
编者:张嘉诚
标题:(经济)创业板改革疾步走 深交所力推五大安排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经济)汽车“防晒”用品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