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全省首创农村公交换乘无缝接驳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贵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两年后,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进展如何?本期从今天开始推出一系列规划“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关注这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进展,总结积累的宝贵经验。
2017年,福建省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2%,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居全国首位...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在过去的两年里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交出了绿色的答卷。
尝试探索这个系统,它很难,需要先测试
进入南平市光泽县审计局办公室,在电脑上打开光泽县自然审计系统。各乡镇的林业、水资源、土地、生态保护红线、大气等指标一目了然。从变化趋势分析图和审计比较分析图可以看出生态指标的变化。光泽县审计局局长黄介绍,2016年8月,光泽县率先建立了全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地方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接受了生态审计。“数据平台与各部门相连,实时更新,随时可以发现情况,各级干部感受到绿色‘接力棒’带来的压力逐渐升级”。
强化环保责任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
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四个定位:科学发展先导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导区、环境治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和绿色发展评价实践区。
据了解,该方案难以选择,需要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包括建立和完善空土地规划和使用控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和评估;规划还要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系统试验,如继续推广治理水土流失的“长汀经验”,建立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对接机制。
两年过去了。据统计,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确定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有37项已经形成改革成果(其中一项正在实施):福建省实施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试点,成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构建生态云平台,实现全省生态环境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实时监控;落实36,000名电网工人,并将环境监督和执法扩大到基层;推进生态司法专业化建设,率先实现省、市、县生态司法机构全覆盖。
6月27日,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表示,福建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将继续改善,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到2035年,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守护蓝天碧水
在炎热的夏天,福州永泰县云水窑风景区有很多游客。永泰县是一个多山、人口稀少的县,曾经是全省经济指标较低的县,戴着贫困县和落后县的帽子。经过调查,永泰县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抓住生态环境优势,勾画建设国家生态县的蓝图。永泰县已经拒绝了数十家有意落户的污染相关企业,一批环保、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当地落户。如今,永泰县站在福州经济发展的前列。
“我们坚持把试验区建设与推进供给结构改革结合起来,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的基础上引导产业发展。”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林向东介绍,一方面,传统产业的绿化水平有所提高。2017年,全省关停“带钢”产能535万吨,完成煤炭、水电、核电、风电等产能244万吨。清洁能源安装比例提高到54.5%;一方面,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6%,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要有“高价值”,经济发展要有“高质量”。福建通过探索和测试一批关键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保护蓝天碧水。
自2014年起,福建开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推进八大试点行业的基础上,2017年以来,排污权交易已在所有工业排污单位全面实施,累计交易额超过9亿元。
“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特别是二级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是福建排污权交易的关键环节。”据福建排污权储备与管理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企业间的独立交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促使企业从“要我减排”转变为“我要减排”。
林向东表示,不仅是碳排放交易,福建还推出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具有福建特色的林业碳汇纳入市场交易;同时,推进第三方污染控制、城乡环保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等市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模式,吸引各类专业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
创新机制,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高镇村的一个果园里,果园的主人陈春花正忙着给果树施肥。“多亏了新政策,我抵押了300亩果园,获得了20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陈春花说。陈春花提到的新政策是三明市林业金融创新的“福林贷款”。
“林改后,三明农民分配的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0亩,不够集中和连片。很难处置如此分散的小林权。金融业想放贷,但不敢放贷。林农需要贷款,但不能放贷。”三明市林业局林改科科长谢金斌介绍,2016年底,三明市林业局与三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推出普惠性林业金融新产品“福林贷款”,“村委会牵头设立村级林业担保基金,贷款农户按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林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农户以与反担保同等价值的林业资产申请贷款。”
2017年,《福建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对政策性银行和大中型国有银行的绿色信贷绩效进行了评估。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绿色信贷和绿色非信贷融资余额达到2426亿元,同比增长21.5%。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当地还有许多类似的创新-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省12个主要流域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当地财力、保护责任和受益程度挂钩。近三年来,共投入补偿资金近35亿元,大部分用于流域上游欠发达地区和生态保护区。
制定并实施农村污水和垃圾整治升级三年工作计划。目前,所有乡镇都建有生活垃圾转运系统,78%的乡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率先开展了生态重点地段商品林的退耕还林等改革试点,有效打破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实现了“社会绿化、林农受益”的双赢局面。目前,试点面积已完成约23.6万亩,林农直接受益超过3.5亿元。
■链接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承担国家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试验、发挥地方首创精神、开展一些重点生态文明体系试点试点的综合平台。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与此同时,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出台。
根据相关文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点探索内容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主体功能区制度等需要试点的疑难制度;强调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制度;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绿色产品;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体系。(记者钟子凯)
《人民日报》(2018年8月13日,第14版)
编者:张嘉诚
标题:(本地)全省首创农村公交换乘无缝接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