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书房夜韵暖民心
本篇文章3415字,读完约9分钟
改变措施,排除新成果,调整方向,开创新局面
凉风习习,花香幽幽,在夏末的傍晚,你沿着杭州千年古运河漫步,碧波映衬着风景如画的河岸,城墙上铺满了瓦片和船桨,让人陶醉。
1974年8月,浙江省第一次省级环境保护会议在莫干山召开;同年11月,浙江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启动了全省环境保护的第一步。
1981年4月,浙江省环保局成立,成立了专职的污染治理部门,开始了浙江污染治理的漫漫征程。
新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成果,提高环境质量,改善民生福祉,扩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成果,浙江省开始了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建设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0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改革。一幅蓝图已经画到了最后,新的篇章已经一层一层地深入展开。环境改善、碧水清岸取得新成绩,转型升级、换笼换鸟、全民参与、治理共享的新气象。
改变污染控制的方式,排除一个有蓝图和深层的新模式
群山碧绿,竹海绵延,清澈的河水穿过村庄。“两山”概念的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正在不断地将“青山绿水”改造成“金山银山”。然而,由于污染控制,安吉面临着痛苦的深渊。
改革开放后,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每个村庄都点燃,每个家庭都吸烟。结果,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但青山被摧毁,污水流淌。1998年,浙江在杭嘉湖地区启动了水污染防治“零行动”倒计时。安吉首当其冲,勉强关闭了该省最大的纳税人安吉造纸厂。
这只是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敢于第一的浙江人书写了发展的传奇,从一个小省跃升为一个经济大省,浙江更早遭遇了“成长之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安吉的“零行动”只是上个世纪浙江“抹”水和“止痛”的一个片段。
1983年,为控制兰溪老工业基地开发对兰江水系的污染,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治理兰江水系污染的决定》;
1988年,为保护浙江省著名湖泊之一的鉴湖和绍兴黄酒酿造水源,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浙江省鉴湖水域保护条例》;
……
然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重在地区、重在保护”的思想已经延续了20多年,却没有阻止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浙江的水环境质量依然不容乐观。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了浙江发展的瓶颈: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经营老路,“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人民不同意”。
经过认真调研,2003年6月,习近平作出了“发挥浙江八大优势,推进八项措施”的“八大战略”决策部署,并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建设‘绿色浙江’”写入其中,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指导。
2005年8月,来到安吉县余村。在与村民的讨论和调查中,他首先提出了“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思路清晰,观念转变,浙江的污染治理工作模式也是新的。
自2004年以来,浙江启动并实施了钱塘江、瓯江、椒江、邕江、屯溪河、运河、飞云江、闽江八大水系和全省11个重点环保监管区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并连续开展了四轮,重点是综合防治各类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浙江等。
浙江率先建成县级以上污水和生活垃圾综合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环境治理和改善引领着这个国家。
污染控制措施的改革在改善环境和用水清理海岸方面带来了新的成就
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的生态省建设指导下,在“811”行动的推动下,浙江省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然而,监测数据显示,河流水环境的改善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并不一致。
2013年初,温州商人春节回家的微博“20万元请环保局长在黑臭河里游泳20分钟”在全国范围内爆炸。
在吸取了这一惨痛的教训后,浙江开展了以“污水治理”为抓手的“污水治理、防洪、排水、供水、节水”运动。
为整治微博曝光的金光宝河,温州瑞安市实施六大工程,狠抓“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实施库存管理。铺设污水管网100公里,清除淤泥22000平方米。清除了8000吨垃圾,拆除了沿海17000平方米的“小而散”的企业工厂和违章建筑。安装了6台摄像机,对河流和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控制污水排放。
多年的坚持,华丽的转变。“现在沿河的污染源已经得到治理,水质变得清澈,河岸也变得更加美丽了。”当年在微博上曝光的金增民回到家乡,看到了改造后的金光宝河。
在治水工作中,浙江逐步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治水、治岸、标本兼治的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九龙治水”的困境,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的“五水治理”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治水工作。各省、市、县成立了实体运行的治水办公室(河长办公室),形成了党委、政府、人大、CPPCC四个班子共同上阵的组织推进体系,省、市、县、乡、村各级6万多名河长得到“管理和保护”,为全面、深入、长效的治水工作实施了“护航”。
在治水措施上,浙江注重整体污染控制,从截污管理、清淤、工业整治、生态修复四个环节入手,深入实施水质清单、原因清单、治理工程清单。销售清单、深化招标清单等“五大清单”,全面推进污水截流与治理、河湖水库疏浚、工业整治、农业
目前,浙江省所有河流基本消除了“黑、臭、脏”等感官污染,全省水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持续改善,在首届“水十条”考核中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水利厅常务副厅长、省环保厅厅长方敏自豪地说,浙江省水利厅在改善环境、清理美丽水岸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垃圾河和黑臭河成为景观河流,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改变污染控制的方向,排除改造升级、笼改、鸟改的新情况
水污染,问题在水,源头在岸,根源在工业。
“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追求经济和社会的最大发展,以最低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不以牺牲发展换取单纯的保护,不仅创造了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了以科技、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习近平在浙江建设生态省之初就明确了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按照这一思路,浙江走了治水促转型的改革之路,牢牢抓住了“工业”的“牛鼻子”。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顿升级一批、入园搬迁一批”的原则,率先对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等6个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进行整顿升级,并继续覆盖更多行业,不仅从根本上逐步解决了水污染问题,而且从源头上解决了水污染问题
金华浦江,著名的“中国水晶玻璃之都”,是浙江探索和改革治水改造的排头兵。2013年,浙江省“五水治理”的发令枪在浦江打响。如何停止污染,拯救人类一条河流和清澈的水,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浦江“有一双独一无二的眼睛”,同时也是“一个强壮的男人折断了他的手腕”。不仅拆除了110多万平方米的非法水晶加工点,还关闭和取缔了2万多个水晶加工户,转移了10多万流动人口;将投资约20亿元在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建设4个水晶聚集地,实现统一污染控制和集聚发展;它还大力发展美丽的经济,促进农村振兴。在铁腕和科学的治水之下,昔日的垃圾河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国内的现代水晶聚集地也从地面拔地而起。浦江的电子商务总量已经上升到全省前三位,水晶产业的产值没有下降,而是上升了。农家经济正以284%的速度高速增长...
如今,类似的例子在浙江已经太多了。全省各地都在利用治水来降低生产能力,以促进转型。在过去的五年里,浙江已经关闭和淘汰了4万多家“脏脏乱”和“小而散”的企业,升级了2万多家企业,并建立了60个相关园区。2017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11.2%和12.2%,增速均高于监管行业的8.3%;该省高耗能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37.2%下降到2017年的32.6%。
“浙江水控排除了转型升级、鸟笼换装的新局面,并强制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方敏表示,浙江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化、低消耗、减排高效的绿色生产模式。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调查统计,自2014年以来,浙江省公众对水利工作的支持度连续四年达到96%以上,满意度也在逐年提高。(记者严立阳朱志祥)
编者:耿培
标题:(本地)书房夜韵暖民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本地)紧急抢修恢复正常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