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重庆游船长江翻沉435人生死不明 7人确认遇难
本篇文章901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当前‘广义货币’和‘狭义信贷’并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琪几天前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最近,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处理好宏观总量和微观信贷的关系;在把握资金主闸门的前提下,应加大信用评估和内部激励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接受采访的许多行业专家认为,提高银行机构的放贷能力和意愿是促进“宽货币”向“宽信贷”传导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与银行机构共同努力完善自身机制,共同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银行风险偏好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财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明显不同于第一次会议,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被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在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传导方式是央行通过控制货币量和政策利率来调节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然后银行通过表内信贷为实体经济服务。
传递过程可视为“两步”。目前,从央行到银行间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良好。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7天期shibor利率从年初的2.83%左右上下波动至8月3日的2.52%。
然而,第二步——从银行间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受到阻碍。从数量上看,在银行间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上半年社会融资增幅同比下降2.03万亿元;在利率方面,虽然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没有调整,但实体融资的利率已经上升。3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比去年12月份上升0.2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虽然央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被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机构风险偏好的下降。“受当前资本充足率、理想的信贷规模和流动性的限制,银行机构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出台后,银行很难承担“影子银行”的信贷供应,从而对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吴琪说道。
标题:【时讯】重庆游船长江翻沉435人生死不明 7人确认遇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